……
次日,羊皮巷监狱。
“蒋校长的佩剑一把剑吗?不,那是一个人,为蒋校长披荆斩棘。剑之所指,虽千万人戴笠往矣。”
“汉有霍去病,唐有李靖,民国有谁?大声告诉我,没错,就是戴处长。”
……
这些话明明是夸人的,但从赵耀邦口中说出来,总有那么几分嘲讽的意味在里面。
骂人赵耀邦内行,拍马屁是真外行。
不过好在效果也是达到了。
宋应阁并未让人去散播,等其自然发酵就好,太过刻意,反而会弄巧成拙。
第三日,戴笠下令释放了赵耀邦。
赵耀邦回去后,赵耀辉两兄弟非要请宋应阁吃饭。
宋应阁推脱不过,只能赴宴。
宴席间,赵耀辉为表达谢意,拿出五根大黄鱼送给宋应阁,被后者拒绝了。
赵家兄弟算是欠了宋应阁一个大大的人情。
赵耀辉为宋应阁办起事情来也更加上心,次日便坐上了去往沪市的火车。
金陵这边符合宋应阁要求的轮船并不多,沪市却有不少。
想必用不了几日,便能将轮船买到手。
赴完宴后,天色已晚,宋应阁并未回家,而是去了许钟的出租屋。
许钟此时还没回家。
又等了二十多分钟,许钟才一瘸一拐的出现在宋应阁视线中。
“腿怎么了?”宋应阁关心道。
“和一家车行发生点冲突。”许钟闷声道。
“需不需要我出面解决?”宋应阁继续问。
“不用。说吧,来找我什么事?”许钟道。
“本来想让你去呼沪市出一趟差,但你现在这个样子,也没法去了。”宋应阁道。
手下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许多事不能交给特务处的人去办。
“很重要?”许钟问。
“缓一缓也没事,等你伤愈再说。”宋应阁道说完,又道,“和哪一家车行发生冲突了?”
“这事你不用管,我能解决。”许钟坚持道。
“你就这样解决的?别忘了,我才是车行老板。”宋应阁指着许钟的腿说。
许钟犹豫了一下,“是财茂车行。”
财茂车行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黄包车车行,拥有黄包车近六百辆。
宋应阁听过这家车行,背后有些势力。
“因为什么?”宋应阁问。
“黄包车这个行业,僧多粥少。
好位置都被那些大车行给占了,小车行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
我们车行里有个叫冯海的车夫,偷偷去财茂车行的地盘上拉客被发现了,双方起了冲突,冯海手被打折了。
我昨天到他们车行去要赔偿,也被揍了一顿。”许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