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不是不用死磕,是得换种方式。”林野指着水镜中的水草,“你看这些草,长在阴阳交界的地方,既耐得住阳火的烤,又受得住阴煞的浸,靠的就是‘借力’。咱刚才用四象血镇住混沌源,其实也是在借地脉的力——守陵人的血本就与地脉相通,玉佩是钥匙,精血是引信,把两种力量的性子顺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章:归墟殿里悟阴阳(第2/2页)
话音刚落,归墟殿的穹顶突然降下更多星光,落在星网上,让那些交织的光纹亮得愈发通透。青铜圆盘中央的混沌源暗点,那片沉寂的灰色竟泛起微光,像颗刚睁开的眼睛,缓缓转动着,将周围的暖光与黑气一点点吸入,又吐出更纯净的能量,顺着星网蔓延开。
“它在‘呼吸’。”苏烈瞪大了眼,看着暗点吞吐能量的节奏,竟与自己的心跳渐渐重合,“这混沌源……活的?”
阿鬼的玉佩突然从青铜圆盘上弹起,悬浮在暗点上方,红光与暗点的微光相触,竟投射出一幅立体的地脉图——比水镜中更完整,阳脉四象宫如四颗星子嵌在东南西北,阴脉九幽狱似九条龙蛇盘在上下左右,而归墟殿与混沌源,正是这张图的中心枢纽,所有脉络都在此交汇。
“图上有新的标记。”洛璃指着地脉图的西南角,那里有个闪烁的红点,旁边标注着“烬土沟”,“看这位置,像是阳脉与阴脉最薄弱的交界带。”
林野的目光落在红点旁的小字上:“‘火煞积,需以阴润之;水煞淤,需以阳透之’。”他抬头看向三人,“混沌源这是在给我们指方向——光稳住它还不够,地脉边缘的失衡点若不处理,迟早还会冲垮中心。”
苏烈扛起工兵铲,摸出最后半块硫磺粉揣进怀里:“走就走,正好试试这新打交道的光和气。”他拍了拍铲头裹着的黑气,“说不定还能借点力。”
洛璃往药箱里添了把阳脉的暖光凝结成的晶粉——刚才星网分解残骸时,她趁机收集的,据说能中和过盛的阴煞。“得备着点,万一那边的火煞太烈,光靠阴脉的气镇不住。”
阿鬼将玉佩重新系好,指尖划过上面的四象纹,纹路发烫,与星网的光脉动了起来。“师父的笔记里提过‘烬土沟’,说是当年修建地宫时,为了引阳火淬炼阴煞,特意挖的导流沟,后来因煞气过盛被封了。”他握紧短刀,“看来是封印松了。”
林野最后看了眼青铜圆盘,混沌源的暗点已恢复沉寂,但星网的光纹上,暖光与黑气仍在缓缓流转,像在为他们引路。“记住刚才的道理,”他转身走向归墟殿深处新浮现的通道,“阳不孤长,阴不独存,两种力量拧在一起,才是破局的法子。”
四人走进通道时,身后的星网突然泛起涟漪,暖光与黑气顺着他们的脚印缠上裤脚,像两道细带般跟着前行。通道两侧的石壁上,之前被阴煞蝠撞出的凹痕里,竟钻出细小的绿芽,芽尖一半泛着金光,一半凝着墨色,在两种力量的滋养下,正悄悄往上窜。
苏烈低头看着裤脚上的光带与气带,忽然笑了:“这地脉倒挺会来事,还怕咱迷路咋的?”
洛璃望着那些绿芽,药杵上的绿光与芽尖的金光墨色轻轻共鸣:“不是怕迷路,是在教咱——走到哪,都别忘了带着这两种力量的平衡。”
通道深处传来隐约的水流声与火光噼啪声,烬土沟的方向,暖光与黑气在前方交织成一道模糊的门,门后隐约能看到成片的焦土,焦土上却又冒着丝丝寒气——正是阳火与阴煞失衡的模样。但此刻四人心里都清楚,只要记着星网的道理,借光不贪暖,驭气不恋寒,再烈的失衡,也能调出属于它的“共生”之道。
通道越往里走,空气越发古怪——左手边的石壁烫得能烙熟饼,右手边却结着薄冰,两种温度撞在一起,在半空凝成细碎的水珠,落地时竟“滋啦”作响,像是在淬火。苏烈用工兵铲敲了敲冰壁,冰碴飞溅,落在火烫的石壁上,瞬间化作白雾。
“这地方真邪门!”他甩了甩被热气熏红的脸,“左边能烤红薯,右边能冻冰棍,合着咱走在蒸笼和冰窖中间?”
洛璃从药箱里翻出两副护腕,一副嵌着阳脉晶粉,一副裹着阴脉黑气凝结的冰丝:“戴上这个,能挡挡温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