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城市,深圳的落户政策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李敏与白昆凭借“本科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
的条件,直接纳入核准入户名单,入职后第15天就拿到了户口本;刘东凯、田文镜和林晓则因属于“公安系统紧缺警务人才”
,被纳入专项落户计划,无需等待社保缴纳年限,仅用2o天便完成了从“外来者”
到“深圳人”
的转变。
拿到户口本那天,五人约在福田区的一家茶餐厅小聚。
田文镜看着户口本上“服务处所”
一栏的“深圳市公安局”
,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深圳是‘别人的城市’,现在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林晓则掏出手机,给远在老家的父母了张户口本照片,配文:“以后,我也是守护这座城市的人啦!”
这份安稳,让他们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不用为“租房到期”
“孩子上学”
等琐事分心。
三、岗位集结:使命与情谊的双向奔赴
正式报到那天,五人在深圳市公安局警察训练学校的操场上重逢——这里正是他们3个月前参加体能测评的地方。
阳光洒在红色的跑道上,熟悉的场景让彼此的距离瞬间拉近。
工作后的协作,更让他们成了“分不开的团队”
:刘东凯与李敏每天驾乘巡逻艇在大鹏湾海域巡查,遇到可疑船舶,刘东凯负责分析航线异常,李敏则带队登船检查,两人配合默契,入职半年就查获2起走私案;白昆虽在技术支队,但几乎每天都要与他们对接——他曾通过分析海上监控数据,锁定某偷渡团伙的“夜间偷渡航线”
,协助刘东凯团队成功抓获8名偷渡者;田文镜在社区走访时,会特意收集“流动人口异常动向”
线索,曾现某出租屋的租客频繁与境外联系,及时通报给海防查处,最终破获一起跨境诈骗案;林晓则成了团队的“粘合剂”
:她帮李敏整理案件台账时,会标注出需要补充的证据材料;协助白昆核对数据时,会主动将复杂的技术术语转化为“易懂的语言”
,方便一线民警理解。
有一次,团队办理一起跨境走私冻品案,连续加班3天3夜。
第3天凌晨,林晓熬得眼睛通红,却还是仔细核对完最后一份报关单,现其中一份“海鲜进口单据”
的重量与实际运输量不符,顺着这个线索,警方最终在盐田港查获了隐藏在海鲜中的1o吨走私冻品。
案件破获后,李敏拍着林晓的肩膀说:“要不是你这‘火眼金睛’,我们可能就漏掉关键线索了!”
夕阳下的深圳湾大桥,灯火渐次亮起。
刘东凯、白昆、田文镜、李敏和林晓站在巡逻艇的甲板上,看着远处的货轮缓缓驶入港口,海风拂过他们的警服,带着海水的咸涩。
“以前在警校时,总说要一起守护一方平安,没想到真的在鹏城实现了。”
李敏望着海面,轻声说道。
刘东凯点头:“这里有我们的使命,也有我们的情谊,以后,我们就一起守着这座城。”
这场始于2o19年深春的集结,是深圳警务展需求的必然,是五人青春理想的归宿,更是藏蓝使命与真挚情谊的双向奔赴。
此后在鹏城的日日夜夜里,他们用各自的专长,在海防线上、在社区巷陌、在数据海洋里,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也让那份始于警校的情谊,在并肩作战的岁月里,愈坚固如钢。
实在是抱歉不小心把64章错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