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她们新生的格斗训练。
第一次练擒拿动作时,林骄阳因为紧张,总把“锁喉”
做成“抱人”
,被教官当着全连的面批评:“动作都做不标准,还想当警察?”
她蹲在操场角落的梧桐树下,眼泪砸在训练鞋上,把鞋尖都浸湿了。
这时李敏走了过来,没说“别难过”
,只是把自己手腕上的护腕摘下来,套在她的手腕上——护腕里还带着李敏的体温,绣着小小的警徽图案。
“我刚入学时,比你摔得还惨”
,李敏坐在她身边,卷起裤腿,露出膝盖上一道浅褐色的疤,“第一次练倒功,直接摔在水泥地上,疼得我半夜睡不着,后来每天加练半小时,慢慢就好了”
。
从那天起,李敏成了林骄阳的“专属教练”
。
每天晚自习后,她会带着林骄阳去空无一人的训练场,借着路灯的光,手把手教她纠正动作:“手臂要再用力点,不然制不住嫌疑人”
“脚步要稳,别像踩在棉花上”
。
林骄阳理论课跟不上,李敏就把自己的笔记复印一份,用红笔标注出“必考重点”
“易混知识点”
,甚至在旁边画小笑脸鼓励她。
有次林骄阳来例假,跑8oo米时脸色苍白,李敏默默跟在她身后,等她跑不动了,就拽着她的胳膊一起冲过终点,还从包里掏出一杯热红糖水:“快喝了,别着凉”
。
林骄阳也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回应着这份温柔。
李敏准备国考时,林骄阳每天早上六点就去图书馆占座,还会绕远路去学校门口的早餐店,买一份李敏爱吃的豆浆油条,用保温袋裹着,生怕凉了。
李敏参加全省警校格斗比赛前,林骄阳熬夜编了个平安绳,上面串着个银质的小警徽,警徽背面刻着“李敏”
两个字。
“学姐,你一定要赢”
,她把平安绳系在李敏手腕上,指尖不小心碰到李敏的皮肤,两人都愣了一下,空气里满是烫的温柔。
感情的升温,藏在那些说不出口的细节里。
一次夜间拉练,林骄阳不小心崴了脚,山路崎岖难走,李敏二话不说就蹲下来:“上来,我背你”
。
林骄阳不好意思,说“我自己能走”
,李敏却直接把她拉到背上,一步步往前走。
三公里的山路,李敏的训练服被汗水浸透,却没喊一声累,只是偶尔回头问“是不是硌得慌?”
。
毕业前,李敏拿到了云南边境派出所的分配通知,林骄阳抱着她哭了好久,最后红着眼眶说“学姐,我毕业后也去云南,咱们一起守边境”
。
毕业典礼那天,阳光正好。
五个人穿着警服站在警校的校徽前合影,刘东凯举着相机,喊“三二一”
的时候,林骄阳悄悄往李敏身边靠了靠。
李敏帮她整理好衣领上的警号,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耳垂,林骄阳则帮李敏扶正了警帽,把歪了的帽檐掰正。
没有轰轰烈烈的表白,却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未来在藏蓝的战场上,她们不仅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后来,当五人在云南边境并肩对抗基因教派时,刘东凯还总拿这事打趣:“当年在警校,林骄阳看李敏的眼神,连训练服都藏不住,每次李敏一转身,她的目光就跟着走”
。
每次这时,林骄阳都会脸红,伸手去打刘东凯,而李敏则会笑着递过一把枪,把话题岔开:“别贫了,敌人来了,咱们并肩上”
。
枪声响起的瞬间,林骄阳看着身边李敏的侧脸,突然想起警校操场上的路灯,想起那杯热红糖水,想起手腕上的护腕——原来从那时起,她们的青春就早已和藏蓝绑在一起,往后的岁岁年年,也会一起守着这份理想,直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