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归流阵的青光渐稳,雁荡山秘境难得迎来半日清闲。
天刚蒙蒙亮,晨雾还像轻纱似的裹着山间草木,后山的练剑坪就传来“唰唰”
的剑气破空声,惊飞了枝头栖息的灵雀。
邹璐瑶踏着晨露走来时,二师弟秦风正对着木桩练劈刺,玄色劲装已被汗水浸透,贴在紧实的后背,汗珠顺着下颌线滴落,砸在青石板上晕开小水渍,手中那柄“青锋剑”
却稳如磐石,每一次劈砍都带着凌厉的灵气波动。
“剑锋偏了三分,灵气全散在剑身处,没聚在剑尖。”
邹璐瑶停下脚步,随手从旁边的松树上捡起一根枯枝,手腕轻抬,枯枝凌空一点。
刹那间,枯枝周身萦绕的淡白色灵气如细丝般飘出,精准缠住秦风手中的剑身,“沉肩坠肘,腰腹力带动手臂,让灵气顺着剑脊的纹路走,你这是靠蛮力硬砍,剑招再快也没用。”
秦风依言调整姿势,双脚稳稳扎住“马步”
,深吸一口气,将体内的灵气缓缓注入剑柄。
青锋剑骤然迸清亮的嗡鸣,剑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青光,他手腕一转,剑刃带着破空声劈下——木桩应声裂成两半,断面平整得如同被玉刀切割,连飞溅的木屑都带着灵气的余温。
秦风收剑时踉跄了一下,挠着后脑勺笑起来,额前的碎沾着汗水:“还是大师姐看得准!
我从寅时练到现在,总觉得剑招虚,原来问题在灵气运转上。”
不远处的丹房飘来淡淡的药香,混着晨雾弥漫在空气中,三师妹苏晚正蹲在丹炉前皱眉,浅粉色的裙摆在地上拖出一小片褶皱。
她小心翼翼地掀开炉盖,一股焦糊味瞬间散出来,比之前更重,还带着灵草被烧枯的苦涩。
苏晚垮着脸转身,手里还攥着半片烤焦的“凝露草”
,眼眶微微泛红:“掌门,这‘清灵丹’又炼废了……我明明按照丹方控制了时间,可灵草的灵气还是全跑光了,连炉壁都沾了焦渣。”
邹璐瑶走过去,指尖轻轻探向丹炉壁,触到一丝残留的灼热。
他看着炉内结块的黑色药渣,轻声道:“火候太急了。
清灵丹属‘柔’性丹药,要文火慢烘,让灵草的药性慢慢渗出来,你刚才把灵火调得太旺,不仅烧散了药气,还把炉内的灵气循环给冲断了。”
说着,他接过苏晚递来的药铲,手腕轻转,将丹炉下的灵火折子拧了半圈——原本跳动的橙红色灵火瞬间收得只剩一层淡蓝色光晕,像薄纱似的裹着炉底,“看好,用灵气裹着药粉在炉内转,像揉面团似的,把药性团在里面,火候要刚好能让药粉融化,又不烧破灵气的包裹层。”
苏晚凑过去,睁大眼睛盯着炉内。
只见邹璐瑶手中的药铲轻轻搅动,炉内的药粉渐渐凝聚成三团淡绿色的光球,灵气顺着药铲的轨迹流转,在光球外形成一层透明的膜。
没过多久,丹炉里飘出纯正的药香,比之前的焦糊味好闻百倍,三枚圆润的清灵丹从炉内浮出来,通体莹绿,表面还泛着淡淡的光泽。
苏晚连忙拿出玉盒接住,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册子,用灵笔飞快记录:“原来如此!
我之前总怕炼不熟,特意把火调大,没想到反倒是坏了事。
掌门,下次炼丹我能跟着你学吗?”
邹璐瑶点头,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底泛起笑意:“等你把火候掌控好,下次我们一起炼‘聚气丹’。”
临近正午,晨雾早已散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点。
负责膳食的四师弟林舟扛着一捆灵米回来,肩上的扁担压得微微弯曲,灵米的清香随着他的脚步散开。
他腰间的布兜里还揣着几颗野枣,红得像小灯笼,边走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掌门!
大师姐!
前山的灵田熟了,我挑了些最饱满的新米,晚上煮灵米粥喝,再加点后山的灵枣,甜得很!”
秦风听见声音,立刻凑过去,伸手就从布兜里抢了颗枣塞进嘴里,嚼得脆响,含糊不清地说:“光有粥可不够!
晚上得加个菜,我去后山打只灵鸡,那灵鸡肉嫩得很,正好配苏晚师妹的丹药……不对,配灵米粥!”
苏晚闻言,忍不住笑起来,把刚收好的清灵丹拿出来晃了晃:“灵鸡就算了,我这清灵丹能提神,晚上你们练剑、琢磨符牌,吃一颗就不怕累了。”
邹璐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