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燮元却微微一笑,仿佛早就料到他会这般说,不紧不慢地说道:“老夫给你带来了一个消息,这次的俘虏,保宁府愿意以五两银子一个接收”
。
顿了顿之后,朱燮元又接着说道:“你们可以不并入保宁卫,专门去从事对付那些异族的事儿,保宁府不但会给你们提供充足的粮草,而且每抓到一个人,还会另有赏赐呢”
。
侯良柱一脸疑惑地问道:“总督大人的意思是?”
。
“老夫就明说吧,大明这么多年对这些异族都是用的羁縻手段,可结果呢?这些异族却一直不安分,时不时就挑起事端,搞得边境不得安宁”
。
“那秦思源可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呐,他心里有大志向,想化胡为汉,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片土地长治久安啊,你能明白吗?”
,朱燮元缓缓地说道,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重地敲在了侯良柱的心上。
侯良柱一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惊:这是要大开杀戒啊!
那些异族哪会服服帖帖地做汉人,恐怕只有杀得他们差不多了,才会屈服吧。
可他马上又想到朱燮元说的一个俘虏五两银子,这可不就是要把异族的青壮全部抓起来做工嘛。
他可是清楚保宁府的政策的,那些罪犯基本都被抓去修路挖渠、修水库挖矿去了,那可真是累死累活,不干到趴下不罢休啊。
过了好一会儿,侯良柱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那贵州的许成名总兵呢?他也被总督大人成功劝服了吗?”
。
朱燮元重重地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没有,他在贵州根基深厚,况且保宁府就算一心想要拿下四川,也绝非短时间内能够成事”
。
说完,他目光扫向侯良柱,接着道:“当然,你也有别的选择,两不相帮,等保宁府全力谋取四川后,你大可以撤到云南或者贵州去,这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
侯良柱微微点头,说道:“总督大人,这些事末将还得仔细琢磨琢磨。
咱们还是先把眼前这紧要的事儿给办妥了吧”
。
“也好”
,朱燮元倒也不逼迫,“老夫这次从贵州带来了两万精锐,不过嘛,这精锐的成色,多少有点水分”
。
侯良柱听了,忍不住嘿嘿一笑。
贵州军将的水平如何,他心里可门儿清,所谓的两万精锐,也就是那个样子。
当下接口道:“大人,咱永宁还有三万实打实的精锐,辅兵大概四万。
只要调度得当,定能叫奢安那帮叛匪有来无回!”
。
朱燮元点头表示认可,“那就启程吧,咱们到城寨之后再从长计议,叛匪没几天就要来了,各项安排必须得早早落实下去”
。
队伍很快就开拔启程。
朱燮元因连日操劳,精神实在不济,没过多久便又昏昏欲睡。
侯良柱不敢打扰,轻轻从车上跳下,小心护卫着马车前行。
待朱燮元的队伍进入城寨后,被单独安排在了一个区域,他实在是太过虚弱,急需好好休息一番。
侯良柱一回自己的大营,立刻传令召集主要将领前来议事,这些人可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那是绝对的心腹。
这三人便是蒋雄、吴云青和刘志军。
想当年,四年前攻打保宁府一役失败,他们几个,要么被俘,要么逃窜。
但侯良柱这人念旧,再加上这三人确实有些本事,不但赦免了他们之前犯下的罪责,还继续重用他们。
朱燮元呢,出于一些复杂的心思,对这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他没跟侯良柱说的是,这三人里,很可能有两人与保宁府暗中有联系。
侯良柱稳稳坐在上,把朱燮元的意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然后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开口问道:“你们觉得总督大人的意见怎么样?咱们又该何去何从?”
。
这三人对保宁府的情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哪敢轻易就跟保宁府作对。
吴云青第一个站起身来,抱拳道:“大帅,末将觉得总督大人说得太对了”
。
“咱们现在确实就这两条路可选。
不过末将认为,暂时先别急着做决定,等朝廷和保宁府分出个胜负之后,咱们再做打算也不迟”
。
刘志军紧接着也站了起来,附和道:“末将也觉得该如此,咱们先作壁上观,不管对朝廷还是保宁府,各方面都能说得过去”
。
侯良柱点点头,“也罢,那就先集中精力打好这一仗吧,实话说,本将对朝廷这次围剿并不看好,等分出胜负后,咱们再从长商议”
。
这时,蒋雄忧心忡忡地说道:“大帅,永宁虽说号称有战力的有三万人,可其余那些辅兵,也就只能打打顺风仗”
。
“就算加上总督大人带来的两万人,咱们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