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写了一份,周立民站在一旁专注地看着,写好之后两人也没有过多的废话,各自签字然后盖上了各自主子的印章。
签约之后,周立民行礼说道:“今后就要麻烦余先生了。”
“好说好说,那咱们就来对一下账吧。”余大年面带微笑,缓声说道。
“好,余先生请。”周立民微微欠身,行礼回应道。
余大年神情专注,郑重地翻开那本厚厚的账簿,有条不紊地说道:“千户大人说过,入股的二十万两银子换成原料和招募工匠的费用,截至目前,现已花费四万九千两。”
“其中,原材料方面就花费了四万五千两,而招募工匠的费用则是四千两,这是详细的账簿。”
余大年边说边将账簿递向前方。
然而,周立民却并未伸手去接,而是摆了摆手说道:“大人说过,账目咱们一年一算就行,眼下还是先谈谈去成都府开设四海商行的事情吧。”
“那好”,余大年合上账簿,然后说道,“五公子在武侯祠附近有有一间商铺,愿意拿出来作为四海商行在成都府的落脚点,就是不知你们这边准备了多少阆中大曲”。
“一万斤,而且还能保证每月不低于三万斤”,周立民伸出三根手指说道。
余大年笑了起来,每月三万斤,一年就是三十六万斤,进货价是两百钱,那么他们每年就有起码六万两银子进账。
这还只是酒,如果秦思源的工坊建立起来,还有很多商品,入股的二十万两银子没两年就能赚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