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有兵器架、粮仓,还有灶台。
至少能藏五百人,撑一个月。”
殿内安静下来。
陈砚盯着那张图看了很久。
“你封住了所有出口?”
“是。
只留一条通风缝,派人日夜守着。
韩信本人还在祭坛那儿,没动。”
“他有没有要求见我?”
“没有。
但他让我转一句话。”
“什么话?”
“‘菜熟了,该收了。
’”
陈砚抬眼看章邯。
“你觉得他是想反,还是想谈?”
章邯摇头。
“我不知道。
但他不怕我知道。
他甚至希望我知道。
这种人,不会只准备一条路。”
陈砚站起身,走到窗边。
天已经亮了,宫墙外传来巡哨的脚步声。
他想起昨夜那块布条上的星图,又想起浑天仪底盖里多出的凹槽。
云姜走了,但她留下的线索还没断。
“你再去一趟太尉府。”
他说,“别进地道,去书房。”
“为什么?”
“韩信每天写日记。
我看过他呈上的战报,字迹工整,喜欢用细笔勾批注。
那种人不会让重要东西留在地下。
真要藏秘密,一定在明处。”
章邯点头。
“我去看看。”
“还有。”
陈砚回头,“带上你的断岳剑。
万一书房也有机关,你能第一时间反应。”
章邯走后,陈砚坐回案前,把木盒推到一边。
他拿出另一卷竹简,开始写新的命令。
第一步是调换守城军轮值名单,第二步是重启影密卫对所有九卿府邸的夜间巡查记录。
他写完最后一行,抬头看了看天色。
太阳刚升到宫檐上方。
这时,一名侍从匆匆进来,说是章邯派人送来了东西。
是一块石头,表面粗糙,颜色黑。
侍从说,章邯在韩信书房的书架顶层找到的,和其他藏书放在一起,像是随手搁上去的。
陈砚接过石头,手感冰凉。
他翻过来一看,底部刻着几个小字:
“非铁非石,生于天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