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码头办公室,指名要找负责人。
面对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的疑惑,她只说了一句话。
“我是回国考察投资的爱国华侨,需要租用一辆车前往市区,希望能得到帮助。”
“投资”
两个字,份量千钧。
不到十分钟,一辆半旧的绿色吉普车就停在了她的面前。
司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退伍军人,开车极稳。
“同志,去哪里?”
“去这个城市最好的招待所。”
周觉报出了一个她在资料里看到的名字:“友谊招待所。”
吉普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前行。
窗外,低矮的灰色建筑,骑着“永久”
牌自行车的行人,墙壁上红色的标语……一幕幕景象飞掠过。
这就是七十年代。
一个既陌生,又在无数影像资料中熟悉的年代。
友谊招待所,是这座港口城市专门用来接待外宾和重要客人的地方。
当周觉的吉普车停在门口时,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她推门下车,给了司机几张外汇券作为报酬,司机推辞不过,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郑重地敬了个军礼才离开。
周觉提着行李箱,走进空旷而安静的招待所大厅。
前台后面,坐着一个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姑娘,看到周觉,有些紧张地站了起来。
“同志,您好。”
“你好。”
周觉将皮箱放在脚边,微笑着开口:“我需要一个房间,要最好的。”
“最好的……”
小姑娘愣了一下,脸涨得通红,有些手足无措:“我们……我们有贵宾客房,只是会稍微贵一点。”
“价格不是问题,要一间安静的,采光好的。”
周觉像是没有看到她的窘迫,继续提出自己的要求:“最好能有独立的卫生间。”
“有的有的,贵宾客房都有独立的卫生间。”
小姑娘连忙应道。
“另外,”
周觉从随身的手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皮质钱夹,慢条斯理地打开:“我住在这里期间,需要你们提供送餐服务。
还有,我可能随时需要使用国际长途电话,联络海外的公司。”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钱夹里抽出几张崭新的外汇券,轻轻放在了柜台上。
“这些,可以安排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