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的信息包结构图,“包括g-73星系的部分非核心数据(剔除任何可能追溯至太阳系的细节)、‘编织者’探测器的部分信息特征、以及晶族古老记忆中关于‘意识归墟’和‘大过滤器’的隐喻性描述。
信息本身不包含地球或太阳系的任何直接坐标,并且会将其伪装成某种自然的中子星脉冲信号,或是某个已灭亡文明的遗迹广播。”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目的,不是求救,而是…预警。
是搅动这潭黑暗森林的死水!”
“你疯了?!”
秦天罡第一个拍案而起,声音如同雷霆,“主动广播?!
你这是生怕‘收割者’找不到我们吗?!
就算加密和伪装,谁又能保证万无一失?这是在玩火!
不,这是在引爆太阳系!”
“秦将军,请冷静。”
张诚平静地回应,“风险确实存在。
任何信息射,理论上都会增加我们暴露的概率。
但是,请计算一下概率:我们继续完全隐匿,在‘收割者’周期性的清理中幸存下来的概率,是多少?接近于零。
而我们主动广播,可能带来的收益是什么?”
他提高了音量,语气中带着一种近乎传道者的热忱:“第一,可能唤醒潜在的盟友。
可能存在比我们更高级的文明,它们或许尚未察觉‘收割者’的威胁,或许也在独自苦苦支撑。
我们的警告,可能成为集结的号角。
哪怕只能找到一个盟友,局势也将完全不同!”
“第二,制造混乱,转移视线。
‘收割者’如果并非唯一,如果它们也有敌人或其他需要关注的目标呢?我们的广播,就像在黑暗森林里扔了一块石头,可能会惊动其他生物,从而分散‘收割者’的注意力,甚至引它们与其他势力的冲突,为我们争取宝贵的时间和展空间。”
“第三,提升整个‘森林’的警惕性。
让更多文明意识到这个终极威胁,促使它们采取行动——无论是加强防御、改变展模式,还是像我们一样寻求联合。
当越来越多的文明开始‘躁动’,整个宇宙的‘背景噪音’就会改变,‘收割者’的清理行动就不会再那么顺畅。
混乱,对于弱势方而言,有时就是最大的机会!”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盲目逃亡。”
张诚的目光扫过每一张或震惊、或沉思、或反对的脸,“‘主动预警计划’,是将我们自己置于稍大的风险中,去博取一个为所有文明,也包括我们自己,创造一丝‘混乱中生机’的机会。
这是一种基于概率和博弈论的战略冒险,但也是目前所有选项中,唯一一个可能打破绝对力量碾压僵局的方案!”
这场争论持续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支持者,主要是部分激进派科学家和少数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认为,在绝境中必须敢于行险,张诚的计划是跳出思维桎梏的唯一希望,符合文明延续的最高利益。
反对者以军方保守派和维稳派为主,则坚称风险不可控,这是在拿整个文明的命运做一场胜率未知的赌博,一旦失败,就是万劫不复。
他们主张继续深化“迷雾与利剑”
,哪怕多苟延残喘一天也是胜利。
王文渊始终沉默地倾听着,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眉头紧锁。
他需要权衡的,不仅仅是战略得失,更是文明的灵魂。
是像一个怯懦的囚徒般在角落等待最终的审判,还是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哪怕明知不敌,也要在倒下前出最响亮的呐喊,试图惊醒这个世界?
最终,在会议陷入僵局,所有人都精疲力尽之时,王文渊缓缓站起身。
“张诚院长的计划…很大胆,甚至可以说疯狂。”
他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分量,“它所蕴含的风险,足以让我们所有人成为文明的罪人。”
他话锋一转,目光中透出一丝决绝:“但是,在绝对的、令人绝望的力量差距面前,按部就班就意味着慢性死亡。
‘火种派’的本质是放弃,而张诚的计划,核心是‘抗争’,是试图在死局中,为人类,甚至为这片星空下的所有文明,寻找一条生路。”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裁决:“我决定,批准‘主动预警计划’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前期技术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