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这颗曾经的第九行星,如今已成为人类文明最遥远、也最警惕的耳目。
它那冰封的心脏之上,矗立着“冰眸”
哨站——一个并非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倾听”
而存在的极端设施。
它的外观低矮而坚固,如同从冥王星永恒的氮冰甲烷冻土中自然生长出的金属菌落,其表层覆盖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伪装层,以最大限度减少自身的热辐射和反射信号。
哨站深处,远离任何可能的人造光源和热源,是“冰眸”
的核心——“深渊之耳”
主监听厅。
这里恒温接近绝对零度,以降低设备自身噪声。
巨大的、利用冥王星自身地质结构稳定的导引力波干涉仪天线,如同沉睡的巨兽神经末梢,深埋于冰层之下;而环绕哨站外部,则是密密麻麻、如同银色森林般的多波段射电望远镜阵列,它们永不疲倦地扫描着来自深空的每一个光子,每一丝时空的涟漪。
对于“冰眸”
的监听员而言,宇宙并非诗歌中描绘的壮丽星河,而是充斥在耳机和屏幕上的、永无止境的“噪音”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嘶嘶声、脉冲星规律的嘀嗒声、遥远星系爆的轰鸣、以及各种来源不明的随机静电……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这片信息的海洋中,筛选出那可能存在的、非自然的“信号”
。
叶文,一名年仅二十八岁的联邦深空监听局三级监听员,正进行着他本轮为期地球标准时间六个月的漫长值守。
他坐在“深渊之耳”
主控台前,巨大的环形屏幕将他包围,上面流淌着来自不同波段、不同探测器的实时数据流,色彩斑斓却意义晦涩。
特殊的降噪耳机紧紧包裹着他的耳朵,里面是经过算法初步处理的、放大后的宇宙背景音。
日复一日,这种工作枯燥得足以让人疯。
大多数时候,所谓的“异常信号”
最终都被证实是已知天体的未知活动,或者是设备自身因极端环境产生的微小故障。
希望,如同在干涸河床上寻找金沙,渺茫而磨人。
今天似乎又是寻常的一天。
叶文熟练地操作着界面,切换着不同阵列的滤波参数,进行着例行的频谱分析。
他的眼神因长期注视屏幕而略显疲惫,但依旧保持着职业性的专注。
突然——
耳机里,那永恒不变的“嘶嘶”
白噪音背景中,极其突兀地插入了一个……“声音”
。
不,并非真正的声音,而是一种极其尖锐、结构异常清晰的信号脉冲,以一种非自然的、高度复杂的调制方式,强行嵌入了本应混沌的背景辐射之中。
它微弱得如同蚊蚋振翅,若非“深渊之耳”
无与伦比的灵敏度和“伏羲”
子系统实时运行的、针对非随机模式的识别算法,几乎注定会被忽略。
叶文的呼吸骤然停滞了一瞬。
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舞动,动作快得带出了残影。
“检测到异常窄带定向信号!”
他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干涩,通过内部通讯系统迅报告,“来源方位……织女星方向,偏移角de1ta-7!
信号强度极低,但结构高度有序,重复模式……正在分析!”
整个主监听厅的气氛瞬间凝固。
其他几位监听员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将数据链接到叶文的主控台,辅助进行信号追踪和增强。
“信号持续中……正在尝试初级解码……”
叶文紧盯着屏幕上那如同心电图般跳动的信号波形,心脏也随之剧烈跳动。
会是自然现象吗?某种未知的脉冲星?还是……
“伏羲”
子系统的解码进程条在屏幕上飞前进。
得益于与晶族技术交流后升级的算法,其对非人类语言结构的解析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几秒钟后,一段破碎、扭曲,但含义清晰可辨的信息,被以文本形式投射在主屏幕中央,旁边是“伏羲”
对其情感色彩的分析标注——【极度恐慌】、【绝望】、【警告】。
【…逃…他们…已感知…快…逃…坐标…暴露…】
【…收割…即将…】
信息是重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