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实时交汇。
“看!
非洲联盟的量子计算项目刚通过‘伏羲’认证!”
一个金碧眼的年轻工程师指着幕墙惊呼。
他的团队刚从慕尼黑迁来,租下了国贸三期整层办公楼。
在王府井大街,机器人店员正用流利的十二种语言为游客服务。
巴黎时装设计师伊莎贝拉在直播中感叹:
“这里的面料市场能即时调用全球供应链——我在咖啡馆喝杯龙井茶的功夫,苏州的丝绸样品已经送到面前了。”
更震撼的是金融街的变化。
原摩根大通亚洲总裁詹姆斯·陈在推特文:
“今天在金融街签署了笔‘星际开债券’,投资人来自六大洲——北京已经成为人类前往比邻星的起航点。”
中关村大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园”
的穹顶下,来自78个国家的科学家正在协同工作。
印度裔生物学家普拉卡什教授刚与巴西团队完成亚马逊雨林基因库的数字化。
“在这里,”
他在全息日记中写道,“我的每个灵感都能在二十四小时内获得全球智慧的支持。”
张诚走进炎黄研究院的“文明观测中心”
,巨大的穹幕上显示着实时数据:全球87的顶尖科研项目选择在北京设立协调中心,65的国际专利在这里完成联合注册。
“他们不只是来寻求技术,”
院长助理轻声汇报,“更是来参与制定人类未来的标准。”
午后,三里屯的“人类文明体验馆”
人潮涌动。
来自埃及的考古学家正与故宫博物院专家,通过全息影像复原尼罗河与黄河文明的对话。
在抖音热门视频里,京剧名家与意大利歌剧演员的即兴合作收获千万点赞。
评论区最热留言是:
“原来《图兰朵》和《霸王别姬》讲述的是同一个关于爱与牺牲的故事。”
更令人感动的是教育领域的融合。
清华园的“世界书院”
里,来自冲突地区的孩子们正在共同学习“周髀算经”
中的和平智慧。
叙利亚女孩阿雅在作文中写道:
“北京教会我,文明因交流而璀璨。”
夜幕降临,后海酒吧街的老板阿强正在调试新到的量子全息菜单。
他的常客名单里新增了nasa的航天工程师和的物理学家。
“昨天还有个冰岛诗人在这儿写诗,”
他边擦杯子边笑,“说要为‘世界中心’谱曲。”
在五道口的创业咖啡馆,肯尼亚青年威廉刚获得“伏羲”
系统的创业认证。
他的项目——用“息壤”
技术改良东非农业,得到了北京投资者的青睐。
“在这里,”
他激动地和内罗毕的家人视频,“最普通的梦想也能连接世界。”
站在中央电视塔的观景台,张诚俯瞰这座灯火璀璨的城市。
每条街道都是文明交汇的河流,每个窗口都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之光。
“伏羲”
系统传来最新数据:北京单日国际交流量已过纽约、伦敦、巴黎等各大外国城市的总和;全球95的重大决策在这里酝酿;“灵境”
平台上,每天有2亿场跨文明对话在此生。
他建议的“文明灯塔”
计划的方案——不是要照亮世界,而是让每个文明都能借这束光找到自己的方向。
凌晨时分,当故宫角楼与金字塔的全息影像在夜空交相辉映,当《茉莉花》与《欢乐颂》在长安街共鸣,推特上一条热帖被疯狂转:
“北京不是征服了世界,而是成为了世界梦想的容器。”
这一刻,北京作为人类文明新的历史定位已然奠定。
而张诚知道,这仅仅是伟大征程的开始——在可见的未来,这座城市将带领人类走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