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通过“女娲”
医疗联盟的远程系统,北京某医院的专家正在指导台大医院完成高难度手术。
当患者血管吻合的瞬间,手术室里的台湾医生下意识说了句:“谢谢老师。”
这声感谢被“羲和”
网络忠实记录,在两岸医疗圈悄然流传。
“我们不是在说服任何人,”
张诚对技术团队说,“只是让科技证明最朴素的真理——合作比对抗更有利。”
通牒期限前最后六小时,海峡上空飘起细雨。
厦门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里,来自两岸的演奏家们即兴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琴声通过声纹采集系统,化作点点荧光汇入“羲和”
网络,在海峡上空织就光的五线谱。
虚拟世界的《两岸家园》里,上百万网友同时在线建造数字长城。
每块砖石上都刻着祖籍地名——从彰化到漳州,从淡水到泉州,最终拼接成跨越海峡的光之桥梁。
而某个不为人知的深巷中,九十岁的林奶奶颤巍巍点亮红灯笼。
她记得1949年那个离别的夜晚,父亲说过:“总有一天,这灯笼要照游子归家路。”
当子夜钟声响起,通牒期限届满的瞬间,所有屏幕突然暗去。
三秒后,一行字缓缓浮现:
“黎明将至,何不共待朝阳?”
没有威胁,没有警告,只有文明千年积淀的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