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清算为民族肌体完成了深度清创,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
然而,张诚和“烛龙”
指挥部深知,最危险的毒蛇往往隐藏在最后一片阴影之中。
就在举国上下认为内部已彻底清明之际,“伏羲”
的核心威胁评估模型却再次出低沉而持续的警报——一个代号“深影”
的极高风险目标,其威胁等级不降反升。
这个“深影”
,并非此前落网的政客、学者或公知,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代潜伏者。
他们由境外势力在数十年前精心挑选、秘密培养,采用“休眠-激活”
机制,深度融入华夏社会,甚至在某些非核心但关键的岗位上取得了相当成就,其伪装之深、耐心之足、危害之潜在,远常人想象。
“深影”
的核心人物,化名林国栋,五十六岁,是国内一家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寰宇通”
的资深副总裁,主要负责国际航线调度与供应链安全审计。
他举止儒雅,业务精湛,待人接物无可挑剔,曾多次被评为行业标兵,甚至作为“爱国企业家”
代表受过表彰。
在同事和邻居眼中,他是一个顾家、敬业、略带一丝技术型官员沉默气质的好人。
然而,在“伏羲”
对海量涉外通讯、资金流动、行为模式的交叉筛查中,林国栋完美履历上的细微裂痕被逐一放大:
其一部经过特殊物理改装的卫星电话,尽管使用频率极低且每次通讯时间极短,但其射的微弱信号特征,与已知某个高度专业的境外情报机构备用通讯协议存在高度吻合。
其一位远房表亲在海外设立的离岸公司,近二十年来有数笔来源不明、数额巨大的资金注入,最终通过复杂的金融操作,部分流入了林国栋子女在海外账户,用于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与其明面收入严重不符。
“伏羲”
分析其数十年的差旅记录、社交网络动态甚至阅读偏好,现一种极其隐蔽的模式——每当国家在关键供应链(如特定稀有矿产、高端芯片光刻机备用部件)上取得突破或遭遇瓶颈时,他总会“恰好”
出现在相关物流枢纽或参与相关会议,其后往往伴随着外部对华供应链的微妙调整或施压。
所有的线索碎片,在“伏羲”
的逻辑网络中汇聚,概率评估最终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林国栋,极可能就是那个深度潜伏、负责为境外提供战略级供应链情报并伺机进行破坏的“深影”
。
鉴于林国栋位置的敏感性和其可能具备的反侦察能力,“烛龙”
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一场更加精密、更加耐心的布控悄然展开。
最顶尖的“烛龙”
外勤小组对其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多层级的交替监视。
其住所、办公室、车辆乃至日常散步的路线,都被植入了最新型的微型监测设备。
他每一次与陌生人的擦肩而过,每一次看似无意的驻足观望,都被记录分析。
他的所有电子设备被置于“伏羲”
的绝对监控之下。
“羲和”
网络在其周围构建了一个无形的信息牢笼,他出的每一个字节,接收的每一条信息,都在被实时分析、解读,并确保其无法接收到任何可能引起警觉的风声。
指挥部精心设计了一次“压力测试”
。
由“伏羲”
生成了一份高度逼真的虚假情报,内容涉及国家为解决某关键矿产资源“卡脖子”
问题而秘密策划的一条全新、高效的物流替代路线。
这份情报以看似疏忽的方式,被“泄露”
到林国栋可能接触到的信息流中。
林国栋不愧是老牌潜伏者,他最初对这份“天降”
的情报保持了极高的警惕,反复验证其来源和逻辑。
但在“伏羲”
构建的完美信息茧房和其背后境外上线因长时间失去有价值情报而愈急切的催促压力下,他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他判断,这或许是一个极其珍贵、不容错过的机会。
在经过数日的观察和极其复杂的心理斗争后,他决定冒险。
他没有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而是选择了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