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则如同鬼魅般在海面上高机动,其装备的“流星”
近防激光矩阵以光扫过天空,f-35c战机甚至未能进入有效射程,就在一道道刺目的白光中被凌空点爆,化作燃烧的残骸坠入大海。
至于那些射向“轩辕”
本体的炮弹,甚至未能触及舰体,就被一层若隐若现的淡蓝色能量护盾——“不周山”
护盾——轻易偏转、弹开,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
水下,那五道高逼近的阴影,是华夏最新型的“蛟龙-iv”
智能攻击潜航器。
它们如同深海中的刺客,以远传统潜艇的敏捷,轻松规避了“马克-48”
鱼雷的笨拙追踪,随即射出自身携带的空泡鱼雷。
联合舰队外围的数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甚至连反应时间都没有,舰体底部就被撕裂开巨大的口子,在剧烈的爆炸和进水中迅倾斜、沉没。
反击,在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
眼见常规攻击如同蚍蜉撼树,卡特上将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启动‘战术核选项’!
授权‘肯尼迪号’及‘俄亥俄’级潜艇‘阿拉巴马号’,使用低当量战术核武器!”
这是最后的、同归于尽的底牌。
命令尚未完全传达,“轩辕”
号似乎感知到了这极致的恶意。
舰那令人胆寒的“射日”
高能粒子束主炮,再次亮起幽蓝的光芒。
但这一次,它没有警告,没有迟疑。
第一炮。
目标是刚刚升起核武器射授权信号的“肯尼迪号”
航母。
粗大的幽蓝光柱并非贯穿,而是在接触航母飞行甲板的瞬间,如同水银泻地般扩散开来。
光芒所过之处,甲板、战机、岛式建筑……所有一切,都在瞬间气化。
没有爆炸,没有火焰,只有刺目的强光和瞬间飙升到极致的温度。
短短两三秒后,光芒消散,海面上,那艘十万吨级的海上霸主,连同其上数千名官兵,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剧烈沸腾、翻滚着金属蒸汽的海水,以及一个巨大的、正在缓缓合拢的漩涡。
第二炮。
目标是潜伏在深海中的“阿拉巴马号”
战略导弹核潜艇。
光柱精准地穿透了数百米深的海水,命中了潜艇的导弹舱。
被引爆的不是核弹头(华夏的技术已能确保在外部能量冲击下核弹头不会链式反应),而是潜艇自身的动力系统和储备的常规鱼雷。
一声沉闷的巨响从海底传来,海面鼓起一个巨大的水包,随即破裂,带着无数的碎片和油污翻涌上来。
两炮。
仅仅两炮。
联合舰队的核心指挥中枢与最致命的战略反击力量,被从物理意义上彻底抹除。
随着“肯尼迪号”
的瞬间蒸和“阿拉巴马号”
的殉爆,联合舰队残存的抵抗意志被彻底碾碎。
“蚩尤”
号的垂直射单元再次出死亡的呼啸,这一次,射出的是对舰攻击导弹和电磁炮炮弹。
它们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寻找着每一艘尚有动力、试图转向逃离或负隅顽抗的舰船。
日本的“摩耶”
级驱逐舰“羽黑号”
,被一枚电磁炮炮弹直接命中水线,瞬间断成两截;
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
航母,飞行甲板被多枚导弹凿开数个巨大的窟窿,燃起冲天大火,舰体严重倾斜;
澳大利亚的“霍巴特”
号驱逐舰,在试图释放干扰弹时,被“应龙”
号的激光副炮连续命中上层建筑,化作一团燃烧的铁棺材……
“影刃”
无人机群如同死神镰刀,俯冲扫射着海面上任何移动的救生艇和落水人员聚集区。
“蛟龙”
潜航器则在深海游弋,猎杀着任何试图下潜逃逸的潜艇。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高效率的屠杀。
曾经纵横四海的钢铁巨舰,在来自天空、海面、水下的立体打击下,脆弱得如同纸船,接二连三地爆炸、断裂、倾覆,沉入冰冷的太平洋深处。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东方的云层,洒在菲律宾海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神罚”
的海域时,喧嚣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