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移除。
与此同时,法令也留有余地和希望。
对于那些虽然加入外籍,但从未从事损害中国利益行为,甚至在某些领域(如科技、文化)为中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的华人,国家不仅未加限制,反而通过“人才归潮”
计划等渠道,鼓励他们以各种方式为国服务。
这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国家反对的是“背叛”
和“损害”
,而非正常的国际迁徙和人才流动。
一些早年因各种原因出国并加入外籍,但心中始终保有对故土情感的顶尖科学家和学者,在目睹祖国的强大申请恢复中国国籍。
国家对此持审慎但开放的态度。
金城,炎黄集团战略研究室。
张诚审阅着“清源”
行动阶段性的报告。
屏幕上滚动着一个个被清除国籍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
“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在于能创造多少财富,掌握多少科技,更在于其精神上的自立与自信,在于对其成员忠诚度的底线要求。”
张诚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慕洋犬’的存在,是特定历史时期精神跪拜的产物。
如今,是时候站起来,彻底告别那个需要仰人鼻息的时代,也包括告别那些甘愿为奴、并反噬其宗的精神乞丐。”
“清源,清除的不仅是几个人的国籍,更是要清除深入部分人骨髓的殖民心态和依附哲学。
我们要塑造的,是一个精神上完全站起来的、拥有强大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的边界,不仅在地理,更在人心。
‘清源’令,就是在绘制我们民族未来的人心版图。
在这版图之上,忠诚与贡献是唯一的通行证,而背叛与损害,将永无立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