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导致前功尽弃。
突然,负责监控量子纠缠源状态的席工程师出一声压抑的低呼:“报告!
纠缠粒子对生成率……出预期基准值15!
纯度……纯度达到999998!
这……这怎么可能?!”
老院士“北辰”
猛地攥紧了拳头,眼中爆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这初始数据,已经远远越了实验室环境下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
张诚的嘴角微不可查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理论中关于“量子时空纤维”
的底层描述,正在被现实所验证。
“尝试与乌鲁木齐地面站建立纠缠链路!”
指令出。
位于西北边疆的乌鲁木齐地面站,是距离西安最远的几个主要地面节点之一,是检验远距离纠缠保持率的绝佳测试点。
屏幕上,代表纠缠同步成功率的进度条开始缓慢爬升。
传统量子通信技术在此距离上,纠缠保持率会急剧衰减至一个极低的水平。
然而,此刻那根进度条,却以一种稳健的、远所有人预料的度,坚定地向上攀升!
7o8o9o
当进度条最终定格在987时,指挥大厅内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这简直是神迹!”
“北辰”
院士的声音带着颤抖,“在这个距离上,987的保持率……我们之前理论计算的极限,也才刚过7o啊!”
这仅仅是开始。
“启动与三亚地面站、漠河地面站的同步多节点纠缠链路构建!”
更复杂的指令下达。
这一次,“天枢星”
需要同时与位于共和国最南端和最北端的两个地面站建立并维持高质量的量子纠缠。
屏幕上,三条分别指向乌鲁木齐、三亚、漠河的进度条同时开始跃动。
令人震惊的是,它们几乎以平行的、同样高效的率向上攀升,最终分别稳定在985、982和979!
“多节点并行纠缠同步……成功!”
“北辰”
几乎是吼出了这句话,激动的泪水在他眼眶中打转。
这意味着,基于“天枢星”
,一个多点之间的、共享同一“纠缠源”
的量子网络雏形,已然构成!
接下来,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无法被窃听破解的高清视频实时通信测试!
测试方案是:位于西安指挥大厅的实时画面,将通过地面光缆传至乌鲁木齐站,由乌鲁木齐站将其调制到与“天枢星”
共享的纠缠光子上。
信息将在量子层面瞬间(理论上)传递至同步连接到“天枢星”
的三亚站,由三亚站解调并显示出来。
同时,三亚站的画面也将通过同样的路径瞬间传回西安。
“实时视频通信测试,启动!”
命令下达的瞬间,主屏幕一侧,属于三亚地面站的反馈画面窗口亮起。
没有延迟!
完全没有那怕一毫秒的、可感知的延迟!
西安指挥大厅内,众人能看到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三亚站工作人员同样紧张而兴奋的脸庞,甚至能看清他们背后屏幕上显示的、来自西安的实时画面!
画面流畅、清晰,色彩逼真,就如同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进行视频会议一般!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在通信建立的同时,监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有模拟的“窃听”
信号试图切入量子信道。
然而,在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和“时空纤维”
理论构建的绝对壁垒面前,这些窃听企图不仅一无所获,其行为本身还触了警报系统,被精准地定位和记录!
成功了!
毫无悬念的、碾压性的成功!
指挥大厅内,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如同火山爆般的狂喜!
掌声、欢呼声、甚至有人将手中的文件抛向空中!
老一辈的科学家们相拥而泣,年轻的研究员们激动地跳了起来!
“我们做到了!
我们真的做到了!”
“北辰”
院士老泪纵横,紧紧握住张诚的手,“张总师!
这是通信史上的革命!
不,这是人类连接方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