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集团布会的冲击波,在席卷神州大地后,以更迅猛的度和更复杂的形态,冲出了国界,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全球政治、经济与科技的深潭,激起了滔天巨浪与无数暗流。
金城传出的消息,不再是简单的商业新闻,而是被各国情报机构、顶尖智库、跨国资本和行业巨头摆上案头,进行最紧急、最深度研判的“战略级事件”
。
华盛顿,白宫地下战情室。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中央情报局局长、国家情报总监以及几位核心科技与经济顾问。
巨大的屏幕上,正定格在张诚宣布“破晓”
电池参数的画面上。
“先生们,”
总统面色阴沉,手指敲击着桌面,“我们正在目睹什么?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在一个我们甚至无法精准定位其技术来源的实验室里,拿出了足以让我们的储能布局、乃至我们引以为傲的科技霸权显得像上个世纪产物的东西!
还有那个……那个‘生命一号’!
上帝,他们管这叫基因强化液?”
中情局局长深吸一口气,汇报道:“我们的技术评估小组初步认为,‘破晓’电池的参数如果属实,将使我们目前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所有投入——包括国家支持的几个重大项目——瞬间过时。
而‘生命一号’……其描述的功效出了我们现有生物学认知的边界。
我们高度怀疑,这背后是否存在……非传统的技术突破路径。”
他措辞谨慎,但暗示意味明显。
国防部长语气强硬:“这不仅仅是商业问题!
想象一下,搭载这种电池的无人机、单兵装备、潜艇,其续航和隐蔽性将得到何等恐怖的提升?士兵服用那种强化液后,体能和作战效能的变化?这直接关系到军事平衡!
我们必须立刻启动应对方案!”
国务卿接口道:“外交层面,我们需要联合欧洲、日韩等盟友,统一口径。
一方面,质疑其数据的真实性,动舆论战,将其描绘为‘中国式的夸大宣传’;另一方面,以‘技术安全’、‘伦理审查’、‘公平贸易’为名,设法拖延或阻止这两项技术在全球,至少是在我们盟友体系内的扩散和应用。
必须尽快启动对炎黄集团及其关联实体的制裁风险评估。”
情报局长补充:“我们还需要启动最高级别的情报搜集计划(代号:‘探星’)。
目标:张诚本人、炎黄研究院核心团队、技术资料、原材料供应链。
所有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渗透、人力招募、技术监控,都应被考虑。
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秘密。”
总统最终拍板:“成立跨部门特别工作组‘守护神’,由我直接领导。
统筹所有应对措施:技术追赶、外交围堵、情报获取、以及……必要的非对称制衡手段。
我们不能允许在如此关键的领域,出现一个不受我们控制的、绝对的领导者。”
布鲁塞尔,欧盟总部。
一场紧急协调会议正在举行。
与美国的焦虑不同,欧洲各国代表的脸上更多是纠结与权衡。
德国代表语气沉重:“先生们,我们的汽车工业!
宝马、奔驰、大众……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被从根本上动摇!
如果中国人真的掌握了这种电池技术,并且优先供应其本土企业,我们的高端制造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法国代表则更关注战略自主:“我们不能完全跟随美国的步伐。
制裁和封锁可能适得其反,将中国彻底推向对立面。
我们应该寻求对话与合作的可能性,至少要在其技术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前提是确保我们的技术安全和商业利益。”
英国代表则偏向于与美国协调,但同时也强调:“我们必须加大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研投入,不能再依赖外部技术。
‘生命一号’同样令人担忧,这涉及到人类伦理和生物安全的红线。”
最终,欧盟的初步决议是矛盾的:一方面,跟随美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可靠性”
和“伦理风险”
的质疑;另一方面,暗中鼓励并支持欧洲企业与炎黄集团进行接触,尝试建立某种“风险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