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一个困扰了人类近三百年的智识高峰。
当您最终完成证明的那一刻,您内心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巨大的喜悦和激动,还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张诚:(略微沉吟)“更多的是一种‘确认’的感觉。
就像走一段很长的路,终于看到了地图上标记的终点,心里知道‘就是这里了’。
喜悦是有的,但很短暂。
科研的过程本身,那种探索和思考的乐趣,是更持续的动力。”
沈弘毅:“我们普通人很好奇,像解决这种级别难题的‘灵感’或‘突破性想法’,通常是如何产生的?是来自于一瞬间的顿悟,还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张诚:“‘顿悟’看似一瞬间,但它需要前面大量的、甚至是痛苦的积累和思考作为铺垫。
就像烧水,不到一百度,它不会开。
思考需要达到一个临界点,某个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或者大脑在放松状态下的一个偶然连接,就可能成为点燃那壶开水的最后一把火。
但前提是,壶里必须有水,而且已经被加热了很久。”
沈弘毅:“在长达数月的攻关过程中,您一定也遇到过很多次失败和挫折。
当思路陷入僵局,感觉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您是如何调整自己,坚持下去的?”
张诚:“我会暂时离开那个具体的问题。
可能去散散步,看看无关的书,或者思考一些完全不同领域的问题。
让大脑的‘缓存’清空一下。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钥匙,并不在问题本身所在的盒子里。
重要的是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害怕暂时的‘离开’。”
沈弘毅:“您的年龄无疑是您身上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标签。
您觉得,‘十一岁’这个年龄,对您的科研工作而言,是优势更多,还是带来了一些特别的挑战?”
张诚:(平静地)“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它可能意味着我的思维模式受既定框架束缚较少,但也意味着我在某些方面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积累。
我更多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只是把自己看作一个探索未知的人。”
沈弘毅:“您的经历非常独特,可能无法复制。
但对于广大正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您认为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或方法,是比较重要的?”
张诚:“保持好奇心是最重要的。
不要只是为了考试和分数去学习,要去感受知识本身的美感和力量。
无论是数学公式,还是物理定律,其背后都蕴含着简洁与和谐。
主动去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的效率和乐趣会完全不一样。”
沈弘毅:“在紧张的科研之余,您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来放松自己?或者说,在您的生活中,除了科研,还有什么是对您同样重要的?”
张诚:“思考本身就是我最大的兴趣和放松方式。
当然,我也会通过阅读一些非专业书籍,或者仅仅是安静地独处,来让大脑休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身体,是能够持续思考的基础,这一点很重要。”
沈弘毅:“您的工作很多时候是独立完成的。
您如何看待团队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张诚:“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乾穹’项目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不同背景的思维碰撞,能产生个人无法企及的火花。
对于某些宏大复杂的课题,团队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沈弘毅:“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难题之后,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能否给我们透露一点信息?”
张诚:(微微一笑)“科学的前沿是无限的。
有很多基础性的、有趣的问题值得去探索。
具体的方向,请允许我暂时保密。
但我可以说的是,我的兴趣依然会集中在那些最根本、最能挑战我们认知边界的问题上。”
沈弘毅:“国家和社会对您给予了极高的荣誉和期望。
您如何看待自己肩上的这份责任?”
张诚:(神色略显郑重)“我很感激国家和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这份支持为我提供了最好的科研环境。
我的责任,就是尽我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