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初窥门径的量子信息论……无数信息科学的核心概念、经典算法、前沿思想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深刻性,在他的思维底层重构、融合、升华。
他仿佛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山巅,俯瞰着信息的江河如何在数学的河床上奔流,如何被物理的法则所约束与塑造,又如何反过来成为塑造世界的力量。
【信息学:等级3(o1oo万)】→【信息学:等级4(o1ooo万)】!
一种全新的视角,在他心中生成。
看待同一个问题,他如今不仅能分析其数学结构和物理机制,更能敏锐地捕捉到其中蕴含的“信息流”
、“计算复杂度”
和“控制逻辑”
。
数据面板随之更新:
【宿主:张诚】
【年龄:11岁】
【当前积分:37o万】
【任意经验值:o点】
【知识科技树】
【数学:等级4(1ooo万)】
【物理:等级4(1ooo万)】
【材料学:等级4(o1ooo万)】
【信息学:等级4(o1ooo万)】
【生化学:等级3(9ooo1oo万)】
【工程学:等级3(o1oo万)】
【能源学:等级3(o1oo万)】
四大支柱,巍然屹立。
他的知识疆域,变得更加稳固和广阔。
完成这一切,张诚并未感到志得意满,反而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身的“无知”
。
知识的海洋,每当你以为征服了一片水域,抬头望去,前方永远是更加浩瀚无垠的未知。
等级4,或许在这个时代已属顶尖,但在系统所揭示的、那通往星辰大海的漫漫征途上,这或许,仅仅意味着你刚刚拿到了离开新手村的资格。
他平静地关闭了系统界面,如同合上一本刚刚读完序章的书。
随后,他做了一件看似寻常,却蕴含深意的事情——他并没有立刻去冲击某个新的、具体的“sss级”
难题,而是如同一个最基础的学子,重新坐回到书桌前,铺开草稿纸,拿起那支最普通的铅笔。
他开始梳理。
梳理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那些一闪而过、却因当时专注于主线而未能深究的数学灵感;梳理在提升信息学等级后,对“乾穹”
分布式架构产生的新理解;梳理等级4材料学知识库中,那些与现有物理定律似乎存在微妙“龃龉”
、指向全新物性的理论材料设计……
他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只是让思维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间自由地、舒缓地漫游。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留下的是不成体系的符号、关键词、以及不同学科概念之间看似随意连接的线条。
这并非低效的浪费时间,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创造前的“酝酿”
。
如同春耕前的深翻土地,让不同的养分相互渗透;如同作曲家在落笔前的内心聆听,捕捉旋律的碎片。
在这个过程中,他尤其注重运用刚刚提升的信息学视角。
他会思考,某个数学结构的“计算复杂性”
如何?
他会分析,某个物理过程的“信息编码效率”
怎样?
他会评估,某种理论材料的合成路径,其“控制信息流”
是否最优?
这种跨学科的、以“信息”
为纽带的思维方式,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一些原本独立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出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窗外,日头偏西,将房间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不知过了多久,张诚缓缓停下了笔。
他的目光落在草稿纸一角,那里,几个来自不同领域的符号,被他用一条线连接了起来,旁边写着一个问号。
那是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一个模糊的直觉。
但它指向的,可能是一个连接着量子引力、时空离散性、与信息守恒律的,远比哥德巴赫猜想更加深邃、更加根本的未解之谜。
他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那并非得意的笑,而是一种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