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子一辈子项目经费加起来都没这么多!”
“钱还是次要的,关键是那个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咱们所里老一辈的科学家,奋斗了一辈子,有几个能摸到边的?他这才多大?”
“唉,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咱们还在为篇prl绞尽脑汁,人家已经开始给国家拿一等奖了。
这差距……简直是从地球到比邻星!”
“听说他答辩的时候,面对一堆院士提问,对答如流,把好几个老专家都问住了。
这智商,这心理素质,估计是某个大科学家转世吧?”
话语中,充满了羡慕、震惊,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对绝对实力差距的敬畏。
网络学术论坛(内部匿名版)——
虽然公开网络风平浪静,但在需要实名认证的学者内部论坛上,相关的帖子已经悄然出现,并迅成为热帖。
【标题】:理性讨论,关于最近圈内盛传的某姓神童及其项目……
【内容】:消息应该属实了,渠道很可靠。
奖金和奖项据说都已经定了。
就想问问,这真的科学吗?十一岁,主导国家级重大专项核心理论?这已经不是跳级的问题了,这是直接坐火箭了吧?
【回复1】:楼上,别酸了。
人家的工作是实打实的,经过最严格评审和实验验证的。
“乾穹”
的突破意义多大,懂行的都懂。
这贡献,给多少奖励都不为过。
【回复2】:同意。
年龄不是问题,贡献才是关键。
神这次的工作,至少让我们国家在分布式量子计算领域领先国外顶尖团队一个身位。
这种战略价值,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回复3】:我是做量子纠错的,仔细研究过神之前和科大合作的那篇论文,只能说思路清奇,天赋碾压。
这次能解决“乾穹”
的难题,我一点都不意外。
只能说,神的世界我们不懂。
【回复4】:据说他见大领导时对答如流,沉稳得吓人。
这心理素质,这格局,活该他成功。
我现在就好奇,他下一步会瞄准哪个领域?感觉没什么能难住他了。
【回复5】:给大佬跪了。
以后我国的科技史教科书,估计得为他单独开一章了。
“张诚时代”
?细思极恐……
与外界的沸反盈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诚回到他在北京的临时住所后的平静。
他没有对外透露任何关于会见和奖励的消息。
那笔巨额的奖金,他只是在接到正式通知后,平静地办理了相关手续,并第一时间联系了专业的财务顾问和律师,委托他们进行合规的管理和规划。
他深知,这笔钱是国家和人民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对于那即将到来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他同样抱持着一颗平常心。
奖项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而不是未来懈怠的资本。
科学的道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延伸的地平线。
他婉拒了所有闻风而来、试图采访或邀请他做报告的媒体和机构。
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开始整理在“乾穹”
项目中的研究笔记和尚未完全公开表的核心数学推导。
同时,他的思绪已经飘向了更远的未来——摩尔晶格的非交换几何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探索空间;“乾穹”
工程后续的实用化路径上,还有更多的技术难关需要克服……
窗外,是京城璀璨的万家灯火,以及学术界因他而起的暗流涌动。
窗内,少年伏案疾书,神情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赞誉、质疑,都与他无关。
誉满京华,静水流深。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而他,才刚刚开始。
办公桌前,他沉思着写下了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引力信息的微观表征与时空涌现”
、“意识与智能的量子计算模型”
、“非交换几何在生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每一个,都是足以挑战人类认知边疆的宏大课题。
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