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下,张建军颤抖着,代表家庭收下了这沉甸甸的六十万元。
他感觉手里的不是支票和现金,而是儿子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足以压弯脊梁的荣耀与责任。
喧嚣持续了一整天。
直到夕阳西下,领导和企业家们的车队才陆续离去,留下了一村的议论纷纷和张家满屋的“战利品”
——巨大的模拟支票牌、装着现金的信封、以及各种精美的礼品。
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爷爷奶奶坐在门槛上,望着堆在堂屋桌子上的那些东西,依旧觉得像是在梦里。
张建军和李秀兰看着那笔巨款,激动之余,更多的是茫然和无措。
“爸,妈,这钱……”
李秀兰看着丈夫,心里不踏实。
张建军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这钱,是诚诚挣来的脸面换的。
咱们不能乱花。
除了必要的开销,大部分得给诚诚留着,他将来做研究,花钱的地方多。
还有磊磊的教育……剩下的,看看能不能在村里做点啥,帮衬一下乡亲们。
路要修了,房子也要盖了,这都是托了诚诚的福,咱们得知足,不能贪心。”
爷爷张满仓点了点头:“建军说得对。
财帛动人心,咱庄户人家,本分不能忘。
这钱是福气,也可能是考验。
怎么花,得心里有杆秤。”
他们决定,先将钱存入银行,从长计议。
对于政府和企业的厚爱,他们内心充满了感激,但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知道,从今往后,他们这个家,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家,而是承载了太多目光和期望的“标杆”
。
夜幕降临,张家沟重归宁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村庄的命运,从今天起,已经悄然改变。
一条更宽阔平坦的路即将延伸进来,一栋崭新的房屋将拔地而起,高网络将连接外界,教育基金将激励后人。
而这一切改变的源头,都源于那个此刻正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可能正伏案疾书、对家乡生的这一切浑然不觉的少年。
荣耀如同甘霖,润泽了这片干涸的土地。
而张诚家人,在这突如其来的巨大馈赠面前,表现出的朴实、冷静甚至是一丝惶恐,则让这份荣耀,更增添了几分动人的光彩。
他们明白,真正的荣耀,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而在于能否配得上这份获得,并以此回馈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