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一百万积分和一百万经验值!
这几乎是他目前总积分和经验值的好几倍!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任务的难度和要求,也必然水涨船高。
不仅仅是完成五个项目,更要求项目的质量、他的贡献度以及最终成果的影响力。
‘系统,你这是不打算让我喘口气了啊……’张诚在内心无奈地吐槽了一句,‘而且这奖励跨度,sss级的要求得有多变态?是要求我参与的项目里出一个诺奖级成果,还是我得一个人扛起五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理论大梁?’
吐槽归吐槽,一股前所未有的挑战欲也随之在他心中升腾而起。
高奖励意味着高回报,这百万级别的积分和经验值,足以将他的任何一个主要学科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迅冷静下来,开始分析任务要求。
“数量”
、“重要程度”
、“贡献占比”
、“成果影响力”
,这四个维度清晰地指明了努力方向。
仅仅满足于五个项目恐怕连a级都难以保证,他必须追求更多、更重要的项目,并在其中挥更核心、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看来,这个学期,注定要比上一个学期更加忙碌和充满挑战了。”
张诚喃喃自语,眼中却燃烧起兴奋的火焰。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
先,他通过邮件向徐海院士汇报了返校情况,并委婉地表达了希望继续深入参与各校科研项目的意愿,请求联合培养小组能够继续提供项目信息支持。
随后,他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新建了一个名为“春季学期·学术枢纽任务”
的文档。
在文档开头,他郑重地写下:
核心目标:额完成系统任务,力争ss级以上评价。
策略:
1主动出击,利用已有合作基础和人脉网络,优先接触重要性高、理论瓶颈突出的项目。
2深度介入,不满足于解决单一难点,争取在项目方向、理论框架上提出引领性见解。
3注重成果转化,推动理论突破向实际应用、高水平论文、乃至重大成果转化,提升影响力。
4平衡时间与精力,确保参与项目质量,避免贪多嚼不烂。
文档的下方,他开始罗列潜在的目标项目方向,结合上学期合作过的几位教授可能延伸的新课题,以及联合培养计划内部可能新出现的难题。
做完初步规划,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未名湖的初春景色映入眼帘,冰水交融,蕴藏着勃勃生机。
与老家冬日的苍茫辽阔不同,这里的春天,带着一种蓄势待的锐气。
假期温暖闲适的幕布已然落下,新的、更加激烈的学术征程,伴随着系统那高达百万奖励的诱惑与挑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张诚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目光穿越湖光塔影,投向更遥远的学术天际线。
“五个?不,这远远不够。”
他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这一次,他要让“张诚”
个名字,不仅仅是在一个个项目组内部流传,更要在这个春天,在十三校联合培养的广阔平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系统任务的sss级评定,就是他此行必须摘取的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