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决定:同意!
并且,为了更全面地培养这位不世出的天才,将参与联合培养的高校数量从最初的九所,增加到了十三所!
囊括了: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几乎涵盖了国内在理工农医、基础研究、应用工程等各个领域的顶尖力量!
当教育部的正式批复下达,尘埃落定之时,张诚自然是乐见其成。
很快,一份极其特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录取通知书,被十三所高校的联合代表,郑重地送到了张诚手中。
通知书设计精美庄重,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赫然盖着十三个顶尖高校的鲜红印章以及十三位校长的签名章!
代表着他同时被这十三所名校录取。
与之对应的是一张特制的十三校校园卡和学生证,有了这两样,张诚可以自由出入这十三所顶级高校。
针对张诚年仅八岁的特殊情况,“十三校联合培养计划”
也制定了详尽而周到的内容:
1导师团队:每所高校各指派一位相关领域的院士,共同组成“联合培养导师小组”
,负责宏观指导他的学习规划与科研方向。
张诚有任何学术问题或新的学习计划,都可以直接与小组内的任何一位或多位院士沟通、汇报。
2培养周期:联合培养时间暂定为十年,给予充分的学习和探索时间。
3毕业要求:学术水平达到该校该专业的博士毕业标准,即可毕业,并直接获得该学校的博士学位。
毕业时间不设限,可根据张诚的实际进展提前。
4生活保障:考虑到他的年龄,联合委员会还特意为他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细心负责的专职生活老师,全面照顾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确保他无后顾之忧。
对于这些条件,张诚自无不可,全盘接受。
大家皆大欢喜。
在商议后,张诚选择了先去北京大学,作为他联合培养生涯的第一站。
众高校领导自无不可,清华北大的招生领导在离开前,还特意与张诚寒暄了几句,笑着约定“九月份燕园再见”
。
至此,张诚的高中学习生活,以一种远常人想象的方式,彻底画上了句号。
父母张建军和李秀兰,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恩的心情,腾退了县一中之前安排的租住房,搬进了企业奖励的那套县城“学府苑”
三室两厅的大房子里。
那辆崭新的奔驰轿车,自然也交给了父亲张建军使用,改善家里的交通条件。
离校前,县一中的校长亲自将那份特事特办、但同样沉甸甸的高中毕业证书,交到了张诚手中。
校长用力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嘱咐:“张诚同学,以后……常回来看看,一中永远是你的家!”
张诚郑重接过毕业证,对着这位一路以来给予他诸多支持的校长,以及身后那所承载了他短暂却辉煌高中岁月的校园,微微鞠躬,诚恳表态:“校长放心,我会的。
谢谢学校和老师们的培养。”
所有的喧嚣终于落定,所有的安排均已就绪。
张诚的高中生涯正式落幕,一段前所未有的、汇聚了十三所顶尖高校资源的“造神”
之旅,即将开启。
而此刻,他先迎来的,是一个难得的、可以暂时放松身心、陪伴家人、并静静规划未来的假期生活。
知识的海洋无垠,未来的征途漫漫,他需要这片刻的宁静,为自己蓄力,然后,再次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