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参数,并给出了定性和半定量的完美解答,其物理图像之清晰,让任何看到这份答卷的人都会为之拍案叫绝。
他的答题过程,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物理学家在梳理自己早已了然于胸的理论,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他刚刚好完成最后的检查,平静地放下了笔。
交卷后走出考场,赵老师和领导们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混杂着紧张与期盼。
“张诚,感觉怎么样?题目难不难?”
赵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诚看着他们,依旧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语气平和:“题目出得很有水平,都做完了。”
他的平静,如同定海神针,让焦灼等待的众人心中稍安,但那份关乎最终结果的巨大悬念,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等待成绩的日子,对于远在西北小县的许多人来说是煎熬,对于身处都的张诚一行人,则是在参观实验室、听前沿讲座中度过。
张诚利用这些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科学养分,与脑海中的等级2物理知识相互印证,感觉收获颇丰。
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前,人群爆出的惊呼声,甚至过了数学竞赛之时!
张诚,总分,满分!
排名,第一!
七岁神童,再创奇迹!
以满分成绩夺得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成为史上罕见的数学、物理双料满分全国冠军!
“满分!
又是满分!”
“双料金牌!
还是满分!”
“这……这已经不是天才可以形容的了!”
“快!
通知媒体!
这是爆炸性新闻!”
现场瞬间被闻讯赶来的记者围得水泄不通!
长枪短炮再次对准了那个被老师和领导护在中间、面对巨大成功依旧面容沉静的孩子。
这一次,媒体的热情远数学竞赛之时,因为“双料满分金牌”
这个头衔,其震撼力和新闻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几家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级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奋力挤到最前面,将话筒递向张诚。
记者a(语气激动):“张诚同学,再次恭喜你!
连续获得数学和物理奥赛满分金牌,你现在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想说的吗?”
张诚对着话筒,声音清晰而稳定:“谢谢。
能够再次取得好成绩,我很高兴。
但这更多是对我过去学习的一种肯定。
数学和物理是探索世界规律的重要工具,学习它们让我感到乐趣和充实。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
记者b(追问):“连续在两个不同学科取得如此巅峰的成就,你的学习秘诀是什么?是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的?”
张诚略一思索,回答道:“我认为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尤其是数学和物理。
强大的数学基础为理解物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而对物理问题的深入思考也能反哺数学直觉。
我并没有刻意去分配时间,只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和求知欲,在遇到问题时,努力去弄懂它背后的原理。”
记者c(问题更具深度):“张诚同学,你如何理解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的关系?在你看来,哪一个对认识世界更重要?”
这个问题已经带有一定的专业色彩,显然记者想试探一下这位神童的深度。
张诚不慌不忙,从容应答:“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理论为我们描绘世界的可能图景,提供预测;实验则检验理论的正确性,现新现象,推动理论展。
它们是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人类认知边界的。
很难说哪一个更重要,它们是统一的整体。”
记者d(关注未来):“你对自己未来的学术道路有什么设想吗?是继续偏向数学,还是更侧重物理,或者有其他方向?”
张诚回答道:“现阶段,我对数学和物理都抱有浓厚的兴趣。
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在这两个基础学科上深入学习,打牢根基。
或许将来会尝试将它们结合起来,去探索一些交叉领域的问题。
具体的方向,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索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