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你……你是怎么想的?”
夜里,一家四口挤在租住的小屋里,张建军终于忍不住问道。
李秀兰也紧张地看着儿子,连小张磊都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乖乖地坐在哥哥身边。
张诚放下手中的书,看着父母,语气平和却坚定:“爸,妈,市里、省城确实很好。
但我觉得,没必要。”
“没必要?”
张建军和李秀兰面面相觑。
“嗯。”
张诚点了点头,缓缓说出自己的理由,“高中那些知识,我在哪里学都一样,靠我自己足够了。
没必要非得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而且,”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距离,看到那片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原,“咱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好不容易出了我这么个中考满分,我要是走了,县里的教育名声怎么办?教体局的局长、一中的校长、还有那么多老师,都为我破了例,出了力。
我不能考出了成绩,就扭头去了别家。”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没有说出口:以他的学习进度,在高中根本待不了多久,很快就会再次跳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
频繁更换环境,反而麻烦。
留在县一中,自由度或许更高,也能更好地掩饰自己的特殊。
而且,帮助这个贫困的家乡提升一点名声,在他有能力的情况下,是他愿意做也应该做的事情。
张建军和李秀兰听着儿子的话,怔了半晌。
他们从未想过,年仅七岁的儿子,思考问题竟然如此周全,甚至带着一种……家国乡土的情怀?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有骄傲,有震撼,更有一种深深的自豪。
“好!
爸听你的!”
张建军重重一拍大腿,“咱就留在县一中!
哪儿也不去!”
第二天,张诚便通过班主任王老师,正式而委婉地回绝了所有市重点、省重点高中的招揽,明确表示自己将留在本县,入读t县第一中学。
消息传出,t县教体局和t县一中彻底沸腾了!
教体局局长拿着电话,听着下属的汇报,激动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好!
好!
好啊!
张诚同学……不,张诚这孩子,了不得!
不仅学习好,这品格,这心性!
知恩图报,心系家乡!
这是我们县的宝贵财富啊!”
t县一中的校长更是高兴得差点晕过去,抓着几位副校长的手,语无伦次:“快!
快准备!
最好的班级!
最好的老师!
不,我们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培养小组!
一定要给张诚同学最好的学习环境!
不,这还不够……我们要马上向县里汇报这个大喜讯!”
喜讯层层上报,最终传到了县里一把手的耳中。
这位平日里日理万机、表情严肃的县委书记,在听闻此事后,先是惊讶,随即抚掌大笑:“了不得!
七岁神童,中考满分,拒绝了省市名校的橄榄枝,毅然选择留在家乡!
这是我们县教育战线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是我们县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的硕果!
这是一个典型!
一个标杆!”
他当即做出指示:“准备一下,我要亲自去半山村,慰问张诚同学和他的家人!
我们要大张旗鼓地表彰,要让全县人民都知道,我们县也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愿意留在家乡!”
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送荣誉下乡”
活动,迅被提上日程。
这一日,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炽烈地照耀着黄土高原。
通往半山村的崎岖土路上,罕见地出现了一支由几辆黑色小轿车和一辆电视台采访车组成的车队,卷起漫天尘土,缓缓驶来。
村口,早已得到了消息的村主任,激动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几天前就开始张罗。
他亲自带着村干部,将村口到张诚家的土路细细清扫了一遍,又找来了红纸毛笔,写了十几条“欢迎县领导莅临指导”
、“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