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老寒腿,在这个夏天过后,酸痛感减轻了许多,走起路来都轻快了些。
奶奶也觉得眼花的情况似乎有所改善,穿针引线不再那么费劲。
老两口私下里嘀咕,都说是“诚娃带来的福气,连带着咱们的身子骨都硬朗了”
。
最明显的是小张磊。
这孩子原本就活泼好动,喝了那“特殊”
的水后,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蹿高了一小截,脸色红润,精力充沛得吓人,几乎从不生病,连感冒咳嗽都少了。
母亲李秀兰只当是孩子长大了,自然强壮,心中欢喜不已。
张诚将家人的这些细微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积分花得值!
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健康更让他感到安心和满足。
这无声的守护,是他目前所能给予家人最好的回报。
……
时光匆匆,打马而过。
炎热的盛夏被几场秋雨浇透,渐渐收敛了暑气,天空变得高远湛蓝。
两个月假期,就在这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父亲张建军再次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省城的列车。
这一次,他的步伐更加坚定,背影虽然依旧辛劳,却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他知道,儿子在家乡为他、为这个家,挣来了前所未有的脸面和实实在在的奖励,他必须更加努力,为儿子的未来铺平道路。
紧接着,便是张诚高中生活的开启。
县一中对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校长亲自协调,就在学校围墙外不远处的一个教职工家属院里,为张诚母子安排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
虽然家具简单,但水电齐全,干净整洁,比之前在镇上租住的条件好了太多。
最关键的是,距离学校仅一墙之隔,方便至极。
更令人感动的是,学校明确表示,免除一切租金!
并且,为了保障张诚的营养和母子二人的生活,学校每月还会从专门的“人才培养基金”
中拨付1ooo元的生活营养费!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不过千元的年代,每月1ooo元,足以让母子二人在县城过得相当宽裕。
当校长亲自将第一个月的费用交到李秀兰手中时,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激动得手足无措,连连推辞。
“使不得!
使不得!
校长,学校能给诚娃上学,还给安排了住处,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这钱我们不能要!”
“李秀兰同志,你就收下吧!”
校长语气诚恳,“张诚同学是我们县一中的宝贝,更是我们全县的希望!
保证他的营养,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学习,是我们学校应尽的责任!
这不仅是为了张诚,也是为了我们学校的荣誉,更是为了我们县教育的未来!”
最终,在校长和几位老师的再三劝说下,李秀兰才红着眼眶,颤抖着接过了那叠沉甸甸的钞票。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学校、是县里对儿子沉甸甸的期望。
与此同时,弟弟张磊的上学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
县教体局特事特办,直接将张磊的学籍转入县城的中心小学,并且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负责对接,确保他能顺利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这样一来,母亲李秀兰便能同时照顾到两个儿子,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奔波于城乡之间。
开学前夕,母子三人搬进了学校安排的新家。
李秀兰里里外外打扫得纤尘不染,看着宽敞明亮的房间,摸着崭新的书桌,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感激。
她知道,从今往后,他们回半山村老家的次数将会大大减少,可能一学期才能回去一趟。
对爷爷奶奶和那片黄土地的思念固然会有,但为了儿子的前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诚站在新房间的窗前,望着不远处县一中熟悉的校舍轮廓,眼神平静而深邃。
新的环境,更高的,更优渥的条件……这一切都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换来的。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而已。
系统的科技树上,数学等级1(64o1ooo)的经验条清晰可见,剩余的526点积分也在静静等待。
高中知识对他而言早已没有任何秘密,他甚至已经开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