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张诚面前。
所有老师都围在一旁,神情严肃,准备看这个“神童”
如何下台。
然而,张诚的表现,让所有老师的下巴都惊掉在了地上。
语文,古文阅读、现代文解析、作文构思,信手拈来,文思泉涌,字迹工整,一篇议论文写得引经据典,立意高远,远初中生水平。
数学,无论多复杂的几何证明、代数运算,他审题片刻便下笔如飞,步骤清晰,答案精准,甚至能用多种方法解答。
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流畅得如同母语,词汇运用让英语老师都自愧弗如。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原理、公式推导、现象分析,条分缕析,毫无滞涩。
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点信手拈来,论述题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更恐怖的是他的答题度!
每一科,他几乎都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钟便全部完成,然后平静地放下笔。
几位科任老师当场批阅,结果令人窒息——
科科满分!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老师们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老师看着那个站在办公室中央、身高才及他们腰际的孩子,眼神如同在看一个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怪物。
“天才……不,这是文曲星下凡啊!”
一位老教师激动得胡子都在抖。
“这……这简直是对我们教学工作的‘降维打击’……”
初三数学组长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挫败与难以置信。
校长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满脸红光:“好!
好!
好!
张诚同学,学校全力支持你参加中考!
我亲自带你去县教体局报名!”
事情上报到县教体局,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考报名早已结束,但听闻本县出了个七岁就要参加中考、并且能力碾压初三学生的神童,连局长都被惊动了。
在亲自对张诚进行了一番简单“面试”
后,局长当场拍板:“特事特办!
这是我们县教育界的骄傲!
必须报名!”
一路绿灯开启,张诚的名字,被破格补录进了本届中考的考生名单。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无声的惊雷,先在县教育系统内部炸响。
六月,中考如期而至。
当其他考生在父母的陪同下紧张步入考场时,张诚是由校长和班主任王老师亲自护送去的。
他走进考场的那一刻,就引来了无数惊诧的目光。
考试过程,对于张诚而言,平淡无奇。
他甚至觉得中考的题目,比学校老师出的那些“资格考试”
题还要简单一些。
他依旧是以惊人的度答完所有科目,然后平静交卷。
等待成绩的日子,对于知晓内情的县教育界人士而言,是一种煎熬与期盼交织的折磨。
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天,真正的惊雷,终于炸响!
张诚,语文12o,数学12o,英语12o,物理1oo,化学1oo,生物1oo,政治1oo,历史1oo,地理1oo——九科全科满分!
总分96o分!
七岁!
初一学生!
中考全科满分!
这个消息,如同飓风般瞬间席卷了整个县城!
报纸、县电视台闻风而动,争相报道。
“七岁神童中考满分”
成为了全县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张诚的名字,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而这股风,并未止步于县城。
消息迅传到了市里,省城……
县一中的校长亲自上门,承诺学费全免,提供最高额度的奖学金;市一中的领导闻讯驱车赶来,开出更优厚的条件,甚至承诺提供单独的宿舍方便母亲陪读;就连省城那几所声名赫赫的重点高中,也按捺不住,招生办的老师直接找到了张家在镇上的租住处,言辞恳切,希望张诚能考虑到省城接受“更优质”
、“更匹配其天赋”
的教育……
小小的出租屋门前,一时之间,车马不绝,说客盈门。
母亲李秀兰看着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学校领导,此刻却对着自己和孩子和颜悦色,甚至带着一丝讨好,只觉得恍如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