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初时如玉镜挂在丹桂梢头,洒下一岭清霜,待子夜后再伴随着秋虫的低鸣声渐渐远去。
止步崖边,溪水村点点烛火在眼前闪烁,孩童笑闹声、犬吠声时断时歇,机缘若至,甚至可以欣赏到自制的烟花表演。
细碎的火星在半空绽放,虽略显简单,但节日的气氛却被渲染得极浓。
其实初来此地赏月的另有其人,崖前青石被粗略削制成石椅石桌,独坐此间小酌,花在杯里,月也在杯里。
杜若洲有心结识下那位登崖布置佳所的妙客,故连续数年中秋都来此一游,可惜那人行止随意,一直无缘遇见。
临崖而望,溪水村村居自成一格,俱是两层小楼,隐约布局为七星连锁之势,弥漫着一股神妙的风韵。
数年前,听说蓑衣山周边村落收容了数批南迁的流民,给衣给食,极尽照顾。
可惜世间总不缺白眼狼,流民渐渐势众,竟以所给甚少为借口,纠集百多位暴徒攥石执棒闯进各村寨,要驱逐原住民强抢此地。
半夜之间多村陷落,百姓俱奔来溪水村避祸,当暴徒撵至时,风月崖凭空掉落一团光影。
一位白胡子老头御风而降,自称本地山神要保一方平安,惩罚无道。说完骈指一划,百把位暴徒首级齐刷刷滚落在地。
黎民惊为天人,自此崇信有加。
还别说,那山神果真行善,每逢除夕夜即神不知鬼不觉的给各村送吃穿度用之物,可惜求子求财没有个准。
别人当神话听的,在杜若洲看来兴许是时事。
净慧和尚曾在无意间诉过苦,说亲眼瞧见山神老爷变身小乞丐,把阳朝寺半仓库米粮、蔬菜兼钱财揣袖里化走了。
另外还留话说剩余的改日来搬,让和尚乖乖看着。
听说此事的香客没太在意,认为这是和尚哼穷的套路,但为了尝新菜,俱数落山神老爷不地道,借东西不还就算了,瞧还把咱家住持唬得直哆嗦。
净慧说的时候没见特别心疼,据杜若洲猜测,阳朝寺至少还有一仓库物什原封未动吧。
想想今晚遭遇,杜若洲决定务必要找到那位山神老爷,别的可以不计较,但自己布施给寺庙的那份总得讨回点彩头来。
赏月是雅词,需看雅兴,杜若洲光棍一条无赖一只,赏半宿也憋不出半句诗词来。
孤单单坐至夜深,这惫懒家伙愈觉无聊,遂收拾行装朝鹦哥城而去。想那山神求衣求物,应该知道都护府才是最阔绰的主顾吧。
倾听着秋虫的唧唧声,借着月光偶尔走走夜路别有一番情趣,怕只怕撞见鬼,孤魂野鬼。
林子里弥漫着一层层诡异的黑雾,看样子不是干净地带。
活在乱世命如草芥,谁都可能不得善终,横死荒野沦为去无归所的阴灵。
杜若洲哼着小曲,一步撵一步朝前走,照此速度抵达鹦哥城,估计城门刚刚开启。
正行间,忽然听到一阵孩童的啼哭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