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是在刻意维持均势,不愿看到半岛上任何一方独大!”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金柱贤满怀期盼地望向金正蒽,“你认为,我们若献上重礼,能否换取他支持我们攻打渊盖苏文?或者,我们转而攻打百济亦可,大唐既支持倭国,想必也不会反对我们出手。”
然而,金正蒽的脸上却露出了失望之色。
“大王,燕王府富甲天下,寻常珍宝恐怕难入其法眼。”
金柱贤叹了口气,的确,燕王府确实不缺金银财宝,但有一种“礼物”,或许是独特的。
那位燕王正值血气方刚之龄,远征在外,军中又不得有女眷随行。
长夜漫漫,身边若无红袖添香……
金柱贤心中清楚,只要自己甘愿付出这唯一的代价,或许就能为新罗博得一线生机。
也正因为坐镇平壤的是李想,她才甘愿做出这样的牺牲。
……
平壤城南最繁华的区域,一座气派非凡的建筑拔地而起,正是大唐皇家钱庄的新分号。
随着时日的推移,这座刚刚经历战火的城池,已然在新的规则下恢复了秩序。
那些被查抄的权贵府邸换上了新门牌,曾经萧条的街道也因新商户的入驻而重现生机。
随李想一同前来的大唐商人们,大多已在此处购置了房产,开设了琳琅满目的店铺,货架上摆满了来自大唐的精美商品,同时他们也大量收购人参、貂皮等高句丽的特产。
“启禀王爷,旧高句丽的各种钱币正被逐步收回,我们带来的第一批银币与银票已在平壤流通开来。”
“至于开元通宝,属下以为,与其长途运输笨重的铜钱,不如将高句丽本地的铜料运回登州铸造,再行运回,这样也可避免登州本地出现铜钱短缺的风险。”
王富贵亦步亦趋地跟在李想身后,详细汇报着钱庄的进展。
这间钱庄是李想掌控高句丽经济的神经中枢,在平壤和汉城均设有分支,全面负责南北两地的货币发行。
更重要的是,李想强制规定,南北高句丽所有官员的薪俸均由大唐皇家钱庄发放,而各地征缴的税款也必须悉数存入钱庄。
大同江上飘扬着大唐水师的旗帜,城内遍布着大唐商家的网络,李想对掌控高句丽的局势信心十足。
相比于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进行直接统治,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财富汲取显然更为高效。
高句丽的金矿、铜矿和人参等重要资源,在现有模式下,都能顺理成章地流入大唐的口袋。
“嗯,钱庄的事务,你领会我的意图,放手去做便可,具体细节无需事事请示。”
“你先在平壤坐镇一段时间,把商业体系梳理顺畅,同时带一带梅川秋一,让他尽快熟悉业务,以便日后交接。”
“另外,安排高句丽勋贵子弟去长安求学的事,你也一并操办了吧。”
除了经济渗透,李想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