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你需要,我这边随时提供帮助。”另一位合作伙伴也表达了支持。
一些老朋友表示愿意站在林先生这边,共同对抗霍爷的威胁。但也有一些人,在接到林先生的电话后,态度暧昧,只是敷衍地表示会考虑。
同时,林先生也加快了公司内部的整顿和调整。他召集了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下达了一系列的指令。
“从现在开始,加强公司的安保措施,所有进出人员都要严格审查。各部门要对近期的项目和业务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没有任何漏洞被霍爷抓住。另外,公关部门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舆论风暴,制定好相应的预案。”林先生的声音严肃而坚定。
随着霍爷放出的风声,舆论开始慢慢发酵。一些小道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也足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猜测。
林先生的公司陷入了一场信任危机,公司的股价开始波动,合作伙伴们也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情况。
林先生没有退缩,他站出来公开回应,表示那些传闻都是无稽之谈,并承诺会查明真相。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面对着众多媒体的镜头和闪光灯,林先生神情镇定,言辞恳切。
“各位媒体朋友们,近期关于我公司的一些传闻,完全是无中生有。我们一直秉持着合法、诚信的经营理念,为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对于这些恶意的造谣和中伤,我们会一查到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林先生的声音通过电视、网络传播出去,试图稳定住局面。
而霍爷也不断加大压力,他指使手下在网络上雇佣水军,进一步炒作舆论,试图将林先生推向风口浪尖。
在霍爷的精心策划下,各种舆论如汹涌的潮水般向林先生席卷而来。
网络上,无数自媒体博主和营销号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发布各种捕风捉影的文章和视频。
仅在事件发酵后的24小时内,关于林先生的负面文章就多达500余篇,相关视频的播放量累计突破1000万次。
有的标题醒目刺眼,如《惊天内幕:林先生的黑暗交易大揭秘》;
有的言辞激烈,直呼林先生为“伪君子”“行业败类”。
报纸上,大幅版面被用于刊登关于林先生的负面新闻。
在一周内,有超过30家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平均每家报纸至少拿出2个版面,总字数超过5万字。
头版头条上,赫然印着“林先生的商业帝国背后的阴影”,吸引着路人的目光,引发着大众的热议。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报纸的总发行量达到了300万份,覆盖了城市中30%的人口。
电视新闻里,主播们神情严肃地讲述着与林先生相关的事件,画面不断切换着各种所谓的“证据”和“线索”。
从林先生出席活动的照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文件截图,再到匿名人士的“爆料”,每一个片段都在试图勾勒出一个贪婪、虚伪的人物形象。
在主要的电视频道中,每天至少有10次相关报道,每次报道时长平均在3分钟左右,累计每天的报道时长达到了30分钟,占总新闻时长的10%。
起初,只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小道消息,比如“林先生涉嫌不正当商业竞争”“林先生与某神秘势力勾结”等等。
这些消息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像一颗颗种子,在人们的心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