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的频谱分析、剪辑、降噪和无缝融合处理,生成了一段长约十五秒的、只有纯净旋律和仿佛来自记忆深处的、模糊而温暖的气声哼唱的音频。
然后,远程触发,在目标手表的本地存储中写入这个音频文件,并设置了一次性的、最高优先级的播放指令。
一次。仅此一次。播放完毕后,代码自动清除所有痕迹并自我销毁。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充满阳光的安静房间里,小男孩或许正坐在地毯上摆弄他的恐龙玩具,或者看着窗外的海鸥,他手腕上那只粉色的、代表父亲关爱的手表,屏幕突然毫无征兆地微微一亮,随即,不受控制地,响起了那段独属于他和父亲的、象征着绝对安全、温暖和睡前宁静的私密旋律……旋律在最高潮处,如同被掐断喉咙般,戛然而止,周围重新陷入死寂。
这比任何直接的、张牙舞爪的威胁,都更加深入人心,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它传递的信息,精准而残酷:我能触及你最神圣、最不设防的领域,如入无人之境。这不仅仅是警告,这是一次冰冷而精准的力量展示。
做完这一切,林晚立刻启动了预设的数据清理程序,如同刺客收回带血的匕首并擦拭干净。她断开了笔记本电脑的所有外部连接,背靠着冰冷粗糙的墙壁,缓缓滑坐下来,闭上双眼。胸腔里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粘稠如沥青般的疲惫感与自我厌恶,几乎要将她溺毙。她终究,还是被迫踏过了那条她曾发誓永不逾越的道德界线,双手沾上了无形的、肮脏的污秽。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对“屠夫”的精准心理威慑,只是权宜之计,如同在饿狼面前挥舞火把,只能暂时逼退,无法根除威胁。要真正从这片血腥的泥潭中挣脱,保护笑笑和自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摧毁或至少遏制那个名为“方舟”的、正在疯狂进化的数字怪物的方法。
她重新连接上那个存储着“方舟”核心数据的加密设备,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这一次,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小心翼翼地试探数据包的外围结构,而是彻底调动起沉睡已久的“弥涅尔瓦”的全部潜能——那经过千锤百炼的顶级逻辑思维能力、对复杂系统架构的深刻理解、以及破解无数坚固堡垒积累下的庞大知识库。她如同一位面对史上最复杂谜题的密码学家,开始倾尽全力,冲击“方舟”数据最深层的、最为坚固的核心加密壁垒。
屏幕上,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咆哮,视觉化的防御矩阵如同绚烂而危险的极光般不断闪烁、重组、破碎。一个又一个堪称密码学艺术品的加密算法被她的暴力破解程序强行撕裂,一层又一层精心布置的伪装和陷阱被无情地剥离、绕过。微型笔记本电脑的风扇发出了濒临极限的、如同垂死哀嚎般的尖锐嘶鸣,散热口喷出的气息灼热得烫手。这是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过程,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计算失误,都可能瞬间触发数据内核预设的自毁熔断机制,让所有努力前功尽弃,或者,更糟——引来“方舟”AI更加凶猛、更加智能化的反扑和追杀。
时间,在这种极限的精神和算力消耗中,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小时,也许是三小时。当林晚的额头布满细密的冷汗,嘴唇因缺水而干裂时,屏幕中央,那如同洋葱般被层层剥开的数据核心深处,一个与周围现代、高效、冷酷的代码风格格格不入的、散发着某种古老、微弱却异常执着光芒的加密模块,如同深海中的珍珠,终于暴露在她的视野之中。
它的命名,让林晚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骤然停止了跳动——
“Prometheus_Fire”(普罗米修斯之火)。
盗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