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一条新的回复提示,出现在她那条评论的下方。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
点开。
回复者的ID,映入眼帘:“@Shepherd”。
头像是一片深邃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黑暗宇宙背景,其中点缀着缓慢旋转的、散发着幽冷光芒的星云。
而回复的内容,更是让林晚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这一刻缓慢了下来,带着一种冰冷的重量:
“答案不在书里。监视源于‘光’,想要隐匿,就得躲进‘影’中。你需要的不是对虚构故事的解析,而是一个真实的坐标。东经102.73,北纬25.05。去那里,找第三街区,B107。”
林晚的瞳孔,控制不住地微微收缩。
“牧羊人”?这个ID……带着一种引导与守护的暗示,却又透着几分难以捉摸的神秘。
坐标!东经102.73,北纬25.05!她对这个坐标范围太熟悉了!几乎不需要在脑中转换,她就清晰地知道,那是昆明附近,一个以花卉种植和宁静慵懒氛围著称的郊区小镇!距离她父母家,甚至不到三十公里!
这个神秘的“牧羊人”,不仅直接回应了她隐晦的求助,更是给出了一个如此靠近她女儿所在地的、精确到门牌号的坐标!
是巧合?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是对方早已掌握了她的全部底细,甚至包括她的家庭信息?这是一个利用她母性本能精心设置的新陷阱?精准,致命,直击要害。
但……还有一种微弱的可能:这或许是黑暗中唯一可能伸出的、真正的援手。对方知道她的处境,知道她的软肋,并且,将碰头地点选在了靠近她软肋的地方,这本身或许就是一种姿态?一种表示“我能触及,但未必是敌人”的微妙信号?
巨大的、显而易见的风险,与一丝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希望,如同两条巨蟒,在她心中激烈地绞杀。信任,还是不信任?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可能是一场以生命和至亲安全为赌注的豪赌。
她没有立刻回复。冲动是此刻最大的敌人。她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突然出现的“@Shepherd”进行最快速、最深入的背景刺探。
她立刻切出浏览器的私信界面,双手再次在键盘上化作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残影。她调动起那些沉睡已久、锈迹斑斑,却从未真正遗忘的、属于“暗流”时期的资源和技能。一条条指令如同无形的数据触手,通过遍布全球的、复杂而隐蔽的跳板网络,悄无声息地向着“@Shepherd”这个ID探去,试图揭开笼罩在其上的迷雾。
反馈回来的结果,让她刚刚平复一些的心跳再次加速——“@Shepherd”使用了高度复杂的、近乎艺术般的多层加密代理和IP混淆技术,其路由路径如同狡诈的幽灵,在全球数十个网络节点间疯狂跳跃、重叠,常规的追踪手段撞上了一堵无形的、不断变化的墙,根本无从定位其源头。
然而,林晚并未放弃。她眼神一凛,动用了一个属于“暗流”核心层、极其隐秘、几乎从未被外界知晓的底层网络协议进行辅助分析。这个协议像一把万能钥匙,能窥见一些普通工具无法触及的深层数据流。
经过一番艰难的解析,她终于从海量的干扰数据中,捕捉到了一丝几乎可以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