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眼惺忪的店主扒拉了下随便摞起的稿子。
约翰的心因这个举动冲到嗓子眼,好在对方没仔细看,象征性地确认后点了点头,找来一位白胡子的员工和同样耷着惺忪睡眼的鉴定师。
【严谨的德国人。
】
约翰在心里吐槽。
真不愧是店主找来的人,严谨程度和店主有的一拼。
约翰来前找人估算了莫扎特的手稿价格,但只用了不到一半的价格达成目标,还附赠了些打掩护的无名之稿。
听完约翰的淘宝经历,珍妮沉默了会儿,感叹了句:“严谨的德国人。”
显而易见,这不是莫扎特的随手之作,所以和印象里龙飞凤舞的废稿相比,这篇乐谱工整干净得多,没准这正是它被无视的原因——哪怕顶着莫扎特的名字,但对青少年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让许多人以为这是伪造之作。
“确定是莫扎特的作品?”
吉纳维芙不懂音乐,但莫扎特的名字太响亮了,如今有幸见到大师的少年手稿,她不由得心跳加。
“千真万确。”
约翰瞪了眼吉纳维芙,“我找的鉴定家和旧书店老板找的鉴定家能一样吗?这就是莫扎特的手稿无疑。”
他又看向珍妮,“你是从哪儿获知莫扎特的手稿在莱比锡大学图书馆的?”
“旅途时听人说的。”
珍妮张口胡来,“这不是想碰碰运气吗?”
眼看约翰的表情变得愈扭曲,她又补充了句,“说这话的衣着得体,看起来像文化人,所以……”
吉纳维芙打圆场道:“结果是好的就成,剩下的别计较了。”
约翰哼唧着抱胸坐下,还不忘把手稿收好。
“你这下有传家宝了。”
珍妮揶揄道,“最好把当红作家的手稿也保存起来,以后建个作家手稿的展览馆。”
约翰的怒气肉眼可见地褪去了些:“你倒提了个不错的主意。”
但让他去碰运气的事儿不能了了。
“除了莫扎特的手稿,你还买了些什么?”
约翰的成功让珍妮也有淘宝的兴趣。
生前潦倒,死后闻名的艺术家里最出名的便是梵高,但他现在还没出生;其次是舒伯特,有不少人都知道他靠《鳟鱼》换取炖土豆的故事,“你带了附赠的无名手稿没?我想看看。”
“怎么,你也想淘宝?”
约翰一眼看出了珍妮的想法,“没带,要不你明天来《魅力巴黎》的杂志社一趟?我把带回的无名手稿给你瞧瞧。”
虽然对珍妮抱有怨气,但他确实收获匪浅,“喜欢的话送你也行。”
“真的?”
“那还有假。”
约翰翻了个白眼,别扭道,“我又不是小气鬼,送你几张无名的稿子也没啥大不了的。”
“一言为定。”
珍妮搁着保护保护用的日本和纸、亚麻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