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晚上的饭,裴春之压根没注意吃了什么,崔印月和她分享了好多她一辈子都想象不到的事情——她曾经在新疆支教时遭遇暴风雪,曾经在海边实地考察时救过小男孩,还曾经参加过联合国会议,在大学短暂地教过书,又很快离开,仅仅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更需要颠沛流离的生活。
裴春之听得出神,同时,她也忍不住开始想象:如果……如果她长大了,她要做什么呢?
重生后的三年里,她实现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愿望:断亲。可是就好像完成了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一样,在完成的那一刻,她的其他目标和理想都显得有些空洞了。裴春之得花好大的力气,才能想起来她以前对物理的热爱。
然而,和崔印月聊天的魔力或许就在于此——她是极具感染力的。裴春之感觉自己好像靠近了一座源源不断的音乐喷泉,满身都是崔印月洋溢的期待。
“——那么,小春对未来有什么想象呢?”
崔印月鼓励地看着她。
裴春之思考良久,餐桌上的烛火影影绰绰,她低声说:
“也许,我还是想学物理。”
“那就学。”
崔印月握住她的手,裴春之猛地一激灵,抬起头望向她,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想成为物理教授,可以做出青史留名的成果;”
“我想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事实上没有被好好抚养的孩子长大;”
“如果……我有幸可以功成名就。”裴春之小声说,“我还希望可以参与法律编撰,或者制度完善,我想给中国亲子关系,一个更好的制度。最起码,可以给那些被家暴、被放弃的孩子一个出路。”
崔印月许久没有说话,裴春之小心翼翼地看向她,餐厅的灯很暗,她怀疑自己眼花了,因为崔印月的眼角,仿佛有隐约的泪光。
“你才十四岁。”崔印月终于开口道。
“小春,你有大好前程。”
*
六月底,中考出分。
裴春之一直在忙着完善《楼上那个一直哭的孩子》,这本书说是她呕心沥血的作品,一点也不夸张。
在这本书里,她书写了七个孩子,全方面地了解他们的家庭、父母、疼痛、幸福。
每个孩子,她都用一卷来描绘记录。其中,第二卷的主人公是沈星映;她自己的故事,则构成了这本书的最后一卷。
这本书里的每个孩子都使用了化名,裴春之给第七卷的她自己化名为“草莓”,没有暴露最后一卷原型是她本人的事实。
因为,她笔下的“草莓”,度过的是前世的她的人生。
四岁被丢给乡下的外婆,十二岁回到城镇,经历不咸不淡的排挤,升入初中,年级第一,却一直被嘲笑体型……十五岁,父母离异翻脸,没有人要她。
裴春之已经很少想起过去的事了,那张断绝亲子关系书一直贴在她的桌前,每当她情绪不好的时候,她就抬头看看这个。
W?a?n?g?阯?f?a?B?u?y?e?í??????????n?②???????﹒??????
总有人在尝试提醒她:法律意义上没有绝对的断亲,这张证明没有用——怎么没用?这不是对保持心情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