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峰而言,王家父子,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他真正的重心,已经全部转移到了那片广阔的盐碱滩涂之上。
一大早,陈峰就带着李浩和赵磊。
三人拿着卷尺、标杆和厚厚的笔记本,来到了位于村东头,荒废了几十年的盐碱地。
秋日的海风,带着几分萧瑟的凉意,吹过这片广袤的土地。
目之所及,除了结着盐霜的灰白色泥土,就是几丛稀稀拉拉的盐地碱蓬,看起来毫无生机。
“峰哥,这地方真的能养鱼?”
李浩实在是无法将眼前这片不毛之地,与他们之前讨论的海上粮仓联系在一起。
赵磊也沉默着,用脚碾了碾地上的盐块,眉头紧锁。
“能不能,不是用眼睛看的,要用脑子想。”
陈峰却充满信心。
他将笔记本摊开,上面早已被他用铅笔,绘制出了一副结构清晰的规划草图。
接下来的整整一天,陈峰就带着两个兄弟,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进行着测绘工作。
陈峰让赵磊负责测量,从最高潮位的海岸线,到最低潮位的滩涂边缘。
每一米的落差,都被精准地记录下来。
他又让李浩负责勘探,用铁钎一点一点敲击着地面。
记录下哪些地方的土质是坚硬的礁石,哪些地方是松软的淤泥。
他们三个像严谨的工程师,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寸潜力。
陈峰一边记录着数据,一边不断地在他的规划图上,进行着修改和完善。
太阳西斜,他们完成了所有的勘探工作。
原本只有简单线条的草图,已经变成了结构复杂,布局精巧的专业规划图。
“你们看。”
陈峰将那张凝聚了他们一天心血的图纸,铺在地上。
对着两个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兄弟,开始讲解他那个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伟大构想。
“养殖场,不是简单挖个坑,把水引进来,再把鱼苗扔进去那么简单。”
“那叫养鱼塘,不叫养殖场。”
“我们要做的,是可以自我循环的完整生态系统。”
陈峰指着图纸上,根据潮汐落差,被他划分成三个不同标高的区域,继续解释。
“最高位的这一片,我们将利用天然的礁石作为地基,修建蓄水池和育苗池。”
“这里光照最充足,水温也最稳定,最适合进行鱼苗和虾苗的早期培育。”
“中间这一片,是整个养殖场的核心。”
“我们将利用退潮时的天然水道,修建半开放式的虾池和贝类养殖区。大对虾、扇贝、海蛎子,都养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