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镜头。新居几乎是一个塑料料世界,唯一够得上“格调”的是餐桌上朋友们庆贺他们乔迁之 送的一束鲜花和一本大开幅的《书城)杂志。女主人说,塑料色彩斑斓,耐用抗摔,轻便又便宜,可以随时搬走又随时舍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年闯关东的后裔如今纷纷南下,在漂泊中日益接近现代商业文明。
住在这所繁华市中心的破败高级公寓内,男主人幽默地说:我们家不用买音响也不用开灯,因为窗外大街上一天到晚都在播放时下最流行的歌曲,而摩天大楼广告牌的霓虹灯又把室内照得雪亮犹如战争年代的的探照灯,照得我们几乎无处藏身,床成了唯一的掩体……
当“going home的音乐响起,他们的眼中溢满了倦意和泪水,但他们已不能回头,家在漂泊中变得模糊而清晰。仿佛每个停栖的城市都成了第二故乡。在继续的漂泊中只有灵魂才是真正的故乡……
漂泊是一种惊喜和无奈的混合合体,漂泊是放齐根的同时寻找飞的过程,当漂泊已成了人生不断的动力和快乐,漂泊就是一种流动的美和归宿……
《新荒漠甘泉》作者考门夫人写道:今天的小憩无力𠄘载过去和明天的重量,漂泊者今天不想明天的事,一切都在未知和偶然中……
半年后的一天,当图片中的男主人在另一座城市开满鲜花和预言的山坡,与那个图片中读书的旁观着纵论古今,相约某一天结伴去四川青城山品茶论道。突然,远处一声邻人的吆喝:走,喝酒去。于是精神漫游被迫中止,屁颠屁颠地到芳香的酒肉当中欢声笑语去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们都是这座滨小城的新移民,从不同的城市汇聚到这座城市,他们个个开放而豁达,他们珍惜这种漂泊的缘……
他们选择这座城市做为漂泊中的憩园,在每一次动荡的间隙,他们都抓紧时间思考和准备,他们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越野jeep,像吉普赛的大篷车一样,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走来一路唱,走遍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
深圳影集:
a.幼儿园接女儿:1996夏,我到深圳工作半年后公司分配我一套新房,太太带着女儿和岳母也来到特区。女儿已从满地快速爬行的小狗狗变成了直立行走的咿呀娃娃。房子装修期间,太太太忙,通过大学同学老陆的太太走后门把女儿送入了工商银行托儿所。每天下班后我都去接她。只要当我走到门口就会听到q 翘首以盼的女儿稚气欢快的叫声:我爸爸来接我了,接着向老师要的粉色小背包,戴上她当时最喜欢的小绿帽,一阵奔跑的小脚丫节奏中冲出、顺势扑进我的怀抱里……
b.人见人爱被要求克隆的女儿:我们全家在深圳生活期间,每周末都要我故乡的老友时任《深圳商报》摄影记者张小禹、孙萍(时装设计师)家混一天。那时他们还住在报社的宿舍,里面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未婚和已婚的青年才俊。无论是报社的自由开放氛围,还是因为天气炎热,家家门不闭户,互相串访,热闹而欢乐。每次我们全家一到女儿就被半路“劫走”在各家“周转”一圈后才被送回并且纷纷表示要她克隆……
c.摔碎小门牙:1996年夏日的某个周末的下午,在深圳的新居,我领着2岁“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女儿去小区菜市场快乐买菜返程中她不慎迎面跌了一跤,“狠心”的我为了鼓励她“从哪跌倒从哪儿爬起”的精神没有去抱她让她自己站立,结果发现她的小门牙被摔碎了一块,边哭边回家向妈妈和姥姥告状,我被臭骂了一顿!一一其实俺也是心疼不已后悔不已!此事时常被太太拿岀来在亲朋好友间尤其是女儿长大后对我进行敲打和嘲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