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诗人是醒着做梦,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是他找得到从想象世界回来的道路”。
我觉得“崛起诗群”那帮人,只有王小妮露出了超越的端倪。(即便是舒婷的“电视诗”也是失败的,是平常之作)。王小妮的近作笔笔皆是人生极致悲剧氛围。针灸一般,专找穴位,细细地凉凉
捻将进去。随手拈来,随便的完整,淡泊的奇诞。炉火纯青,大智若拙。
且看这些绵长而迷乱的题目吧:
《鸟所炮出来的巨型悲剧》
《曾经有人试图追寻什么来路》
《我会见世界,只想证实他惯于一个人》《一幅照片所带来的绵无际的麻烦》
《一瓶雀巢咖啡帮我浪迹黑夜》
在错杂的路口,遇见一个错杂的路人》
诸此类别具一格。
对于女诗人王小妮的近我想借用一位著名小说家的来概括:人生的本质就是惶惑。
一九八六年五月于黑龙江
二. 《王小妮诗歌世界解析》
一一评王小妮诗集《我悠悠的世界》
原载《诗潮》1990 年第2期
1988年1月至8月,王小妮写出了她十分重要的一部诗集《我悠悠的世界》(油印)。这部由四十多首诗组成的诗集,是她最终由朦胧诗人升华为纯粹的现代诗人的标志。她创造了只属于她自己的、另一个完整的世界。
一、玉小妮自画像
在王小妮编织的诗歌世界里,她以两类形象面向自我,面向人们。
(一)旁观者
“可能这个世界/只是安排我来注视的。”
最初,这种尴尬的身份或许并不是王小妮自愿选择的,而是外面那个冷漠的、缺少人道主义的世界胁迫出来的。随着外面那个虚无世界的日益物化,王小妮仿佛也甘心如此的地位,并自以为傲了。
(二)自乱者
“没人知道/我坐我站/都是一样乱/我是一个自乱者。”当王小妮长期沉溺于自我有限的生存空间和无限的心灵空间时,
她几近于一个会思考的躯壳:
“让我安详盘坐于世/独自经历一些细微的乱的时候。”
二、王小妮的三个主观世界
“有一团幻觉/穿透四壁/正飘荡向我/走来了我悠悠的世界
在王小妮主观自制的世界中,一切相对的标准,如真与假、痛苦与快乐、黑暗与光明、抽象与具象、人与物等都迷失了,变成了一片混沌的透明……
因此,用正常的思维方式去感觉她的世界,只能是徒劳而可笑的。她的诗歌世界有不可译性,但我还是不自量力地试图为她的诗歌世界总绪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