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形成新的办公形式,再加上很多企业纷纷裁员和倒闭,企业对线下办公场地的需求会断崖式下降,不但会出现租金收入大幅减少,招商停滞以及租金(房)纠纷,也会呈现集中爆发的趋势和现象,这诸种因素叠加,无疑对写字楼和产业园的持有者和运营者雪上加霜、甚至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稿草!
2. 长期(6个月以上):即使疫情彻底结束,工作和生活全部恢复,原来存量的写字楼和产业园市场也会出现30%乃至更高的闲置和空置。再加上疫情后遗症形成的对写字楼和产业园在空间、环境、安全、环保和智能化的升级需求,会增加存量市场的追加投资或一定比例被淘汰。如果增量部分在这创新方面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必将使未来的写字楼和产业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严酷!清盘破产、断士断臂、优胜劣汰、收购兼并等现象和事件会层出不穷、风起云涌…
问:疫情之下,商业地产(写字楼、产业园)行业从业者的应对和反思
答:1.风险意识:此次疫情给所有企业和个人都敲醒了丧钟即应对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和意外的前瞻意识和理性思维。之前无论是行业和企业都是秉持着积极发展和杠杆投资的理念和行动方式,过分放大了未来的良性预期和盲目乐观的市场判断,一直被投机主义和赌博心理及成功惯性等左右甚至误导。此次疫情的急刹车和冲击会令所有人都反思和警醒。
2.现金流意识:现金为王和现金储备甚少半年以上的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将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思想。更加客观和保守的投资方式和降本提效的现实主义乃至保守主义的管理运营方式将大行其道并成为主流。
问:疫情之下,对商业地产(写字楼、产业园)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展望?
答:以往中国的写字楼和产业园市场有两大先天缺陷:一是地方政府主观的先导的定位、规划和招商;二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和销售型物业为主的重资产模式和短期收益型物业。导致大量的写字楼尤其是产业园投资和开发过剩,定位模糊,概念满天飞,急功近利盛行,前期开盘和先期招商热闹繁荣,但中期招商调整和后期运营不落地,内容匮乏和持续长期运营无力,导致相当数量的项目整体效果不佳、直至大量闲置、空置和烂尾!疫情之后,无论是工作及办公方式的改变、资金及资本的紧张与寒冬、包括政府职能的归位和弱化,都会倒逼产业变革和企业进步。未来的写字楼及产业园行业将发生五大趋势性的改变即市场化为主的定位和规划,轻重混合模式结合,轻资产运营为本,全产业链经营与服务为核心,智慧化(线下线上互补结合)管理为手段的新阶段。
随着企业的逐渐复工,但因疫期几乎都采取远程和线上办公,部分企业疫后会形成新的办公形式,再加上很多企业纷纷裁员和倒闭,企业对线下办公场地的需求会断崖式下降,不但会出现租金收入大幅减少,招商停滞以及租金(房)纠纷,也会呈现集中爆发的趋势和现象,这诸种因素叠加,无疑对写字楼和产业园的持有者和运营者雪上加霜、甚至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稿草!
2020.3.15. 《后疫时代,商业地产如何浴火重生?》
一—朱凌波院长答《新京报》记者问
问题一: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众多商业缩短营业时间甚至闭店,昔日人流如潮的购物中心变得人迹罕至。
您如何来评估商业地产的损失?随着商业地产陆续复工,在快速恢复经营上,有什么样的建议?
回答:目前虽然国际疫情依然严峻而复杂,但国内的疫情已得到相对有效的控制并出现下降和好转的趋势,全国大多数城市和地区都已经或正在开始复工,一些城市如杭城等地的购物中心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