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出家门时我最后望了一眼病痛中奶奶苍白的面孔,那夜的月亮好象提前挂上了天空……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朦胧中被叫醒,才知道奶奶己于昨晚仙逝。恍惚中第一次觉得死亡离得如此之近又那么不真实。直到回家时看到院里摆着一口棺椁,爷爷、爸爸和姑姑及来帮忙的村民在摆放祭品,我才真切地悲切地感到了奶奶竟然离我而去!
在大家忙于丧事时,我一个人偷偷躲在院里左侧金色草垛后面茫然无措。听大人们举办完丧事仪式后,在吹吹打打的哀乐中把奶奶送到村后的那片白桦林中入土为安。而我则一直呆在草垛后无言地啜泣,等人们走出院子好远才放声大哭起来……
奶奶去世后一年,由于爷爷与我祖孙二人生活几乎无法自理,同时也考虑我的教育问题,爸爸把我们接回了美丽的小城牡丹江,与妈妈和全家人团聚了。
结束八年与奶奶相依为命的乡村生活的那天,我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与朝夕相伴的小伙伴互相交换文具礼品。在赶往初次来时的连珠山镇火车站的路上,我反坐于吱吱作响的牛车上、久久地回望着那片埋葬着奶奶的白桦林和那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
29.第一次带女儿返乡
2022年六一儿童节,为了怀念自己在爷爷奶奶的乡村的童年时光,特写了几篇小文,得到一些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和读者的喜欢。于是2023年儿童节又捡起这个主题陆陆续续写到今天2024年1月29日,一共写了28篇。既是为了满足读者,更是自己的一次精神漫游,让我仿佛重回重过了一次童年,心灵得到净化和慰藉……
今天,以这篇带女儿回到我童年乡村的记录做为本部随笔的收尾和这次情感回归的告别一一
2003年夏天暑假,女儿8岁小学一年级,我特意带她回到牡丹江,又约上她爷爷我爸爸择日返乡、想让女儿也看看和体会一下我的童年和乡村生活。
我们开了3个多小时到达密山市,发小长生子,时任市粮库主任。把我们安排住进市政府宾馆。然后请我们祖孙三人开车到浩缈壮阔的兴凯湖边吃了顿野生鱼宴。饭后在细沙如面、浪涛轰鸣的岸边散步和戏水。傍晚回到宾馆不久就睡了,准备第二天一早赶回我小时候的永新村。
第二天5点左右起床先去早市买了鸡鸭鱼肉,青菜和水果村里都是最新鲜的现摘现吃,就没买。主要去超市扫荡了如可口可乐、棒棒糖、署片等各类副食品装了一大编织袋子。然后就沿着田野大堤驰往我梦中的村庄。
7点前赶到村口,将车停在原来爷爷奶奶家的旧址,告诉女儿我当年在这呆了8年,她爷爷也是从这里走出去到省城哈尔滨上学的。
正当我们祖孙三人有说有笑时,一位八旬左右的老人缓缓走过来站在对面看着我们:
“这不是朱生满和朱冷波吗?”
他竟叫出了老爸和我在村里时的曾用名!引起女儿惊诧的目光。老爸惊喜地扑过去握住老人家的手:
“这不是陈大爷吗?!”
我则激动地叫道:“陈爷爷,您还记得俺哪”
我们此次回乡省亲就住和我们同村的姑夫的四弟家,我叫四叔。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宽敞明亮。房前屋后都是自留地,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和水果,像我小时候奶奶家一样。
今天为了请客,找到三位亲戚女眷帮忙。她们开始准备时,我开着丰田大吉普带着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