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这是高中生的第一印象,直至1989年,宋词骑上单车周游全国,高中生开始频繁拜访卡夫卡·朱,他总是在傍晚时分前往报社,爬上顶楼,在卡夫卡·朱的办公室里,听后者谈论诗歌、哲学、八卦以及一切信手拈来的东西。高中生已经在宋词那里收获了对于现代诗歌的基本看法,以及如何提炼语言的方式,而在卡夫卡·朱这里,他的更多收获是文化观点,以及一种激进的社会态度。
在那间朝北的办公室里,高中生几乎看到了当时所有的民间诗刊,他借阅并抄写,那是促使他成长的真正的学校。卡夫卡·朱时时谈论现实的荒诞,乃至抽象层面的存在的荒诞,然而,他无法跳脱这种荒诞。1989年之后,朱凌波被迫离开那座小城,与此前的自己分道扬镳。某种意义上,他由卡夫卡变成了兰波,成年之后的兰波,离开故乡,走入非洲,成为一名军火贩子,只不过,兰波·朱在中国的非洲推销的是房子。
此后二十余年间,当年的高中生与兰波·朱很少见面,甚至不超过五次。1989年将八十年代的诗人分作两种:一种是文字诗人,一种是时势英雄。兰波·朱无疑属于后者。有一次在上海见面,当年的高中生正在策划民间电影节,兰波·朱温和地劝慰:凡事顺势而为。不久之后,其更成为统摄中国式军火行业的院长,一位令人仰视的资源整合者。虽然他仍以文字著诗,兴致一起,即经由互联网发送至所有朋友的移动终端,但他的命途本身,已比任何诗歌更专擅记载中国的卡夫卡式一面。
最近一次见面,是在上海浦东世博馆中的一个意大利主题大型派对上,当年的高中生已逾不惑,为生计而疲惫。他少年时那位精神上的父亲则神采奕奕,自信之态丝毫未减于八十年代。那时,卡夫卡·朱只有二十七岁,那时的高中生深信,除了写作,别无它途可以在荒谬的存在中掘出一只望远镜。卡夫卡·朱鼓励他:你必须考上大学,离开这里,只有那样,你才能获得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世界仍在继续,他依然走在所有人的前面,远远地。
2014年春,瑞士—塞尔维亚—香港
本书作者简介:
朱凌波(笔名灵坡居士)
地产金融专家、商业地产专家。
曾任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委会主任,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
.1984年大学金融本科毕业后,在国有商业银行和党报工作6年;
.1990年后,在大连、深圳和北京的金融投资机构和房地产企业任高管12年;
.2002年1月,应邀担任清华-哈佛《全球化城市与地产运营商UEO》培训计划首席教学顾问;
.2003年1月,以“第一中国房地产(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的身份参与了“第一中国不动产基金”的策划和设计工作;
.2006年6月,策划和主持了国内首个商业地产培训和研究计划“清华大学《国际商业不动产运营商CREO》。
.2008年,发起成立“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
.2010年,发起成立国内商业地产界的黄埔军校“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
先后发起并参与创立亚太系院办企业“亚太商业不动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亚泰合盛投资有限公司”,“亚泰聚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五八亚太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