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脸色微红,迅速将一本用牛皮纸包得整整齐齐的笔记本放在他桌上,声音很轻:
“林同学,这是甲班李静珊近期的数学笔记纲要和一些典型例题的解法思路。谢安平说你最近很用功……或许对你有用。”
说完,便匆匆离开。
林怀安愣住了,翻开笔记。
字迹清秀工整,重点用红蓝笔标出,例题的解法旁还有小巧的批注,思路清晰,直指核心。
这简直是意外获得的“武功秘籍”!
这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高效学习范本的展示。
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无声的支持,比任何鼓励都更有力。
这份笔记,为他“回归基础、吃透课本”提供了极佳的参考框架和拔高视角。
五月九日、十日,周二、三。
校园春季运动会召开。
操场上彩旗招展,人声鼎沸。
按照惯例,丙班也需参加。
林怀安根据近期训练基础,报名的项目是男子一千五百米中长跑和引体向上。
这并非强项,但他视作对近期体能训练成果的实战检验。
引体向上:比赛时,他摒弃杂念,回想每个动作要领,用尽全力。
最终完成了5个标准动作!
虽然不及健将,但相比之前“零”的突破,已是巨大进步!
周围同学投来惊讶的目光。
一千五百米:
发令枪响,他按照训练节奏,稳定呼吸,保持中游。
最后冲刺阶段,肺如风箱,腿如灌铅,但脑海中闪过雨中晨跑、负重训练的画面,一股狠劲爆发,竟接连超越了两人,最终获得小组第四!
冲过终点时,他瘫倒在地,却看到班长谢安平跑来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运动会间隙,他在家帮忙时,看到母亲用“面碱”(碳酸钠)发面,面团膨胀。
他联想到化学课上的酸碱反应。
晚饭时,醋(乙酸)滴入汤中。
他灵光一闪:
这不就是中和反应吗?
他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抽象的概念瞬间生动起来。
“实验!化学在厨房中的实践”
让他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理解更深。
五月十日傍晚,运动会总结班会。
班**让同学自愿发言谈感想。
经过片刻挣扎,林怀安在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