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都是有娃娃的人,平时也舍不得买,这拿回去老婆孩子肯定开心。都给塞进手里了,就舍不得还回去了。
纷纷道谢。
一个个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给叶三柱家做工。
铜锣敲响,村里人纷纷往打谷场而来,吃饭晚的人家还端着饭碗拿着窝头,找了个地方蹲着吃。
“大家安静一下哈,我长话短说,有两个事。第一呢,就是淤泥滩那边有不少夹子虫,大家都知道吧。”
“知道啊,怎么了村长,那虫子咋了。”
“叶三柱家准备两文钱一斤收那夹子虫。”
“真的假的,收那玩意干嘛?”
村长示意叶三柱上来说,叶三柱也不推诿,大大方方上前,按照商量好的说法道,
“我们叫那夹子虫为小红虾,研究了一个新吃法,做出来很好吃,准备拿到铺子卖。那河里虫子很多,我们也可以自己去抓,但想着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就想给村里空闲的人找个挣钱的营生。所以啊,就拜托村长把大家召集过来了。那小红虾两文钱一斤收,每天申时(3点)之前收,申时一到当天就不收了,得往镇上送。”
村民们半信半疑,
“三柱,真的会按两文钱一斤给吗?那东西虽然夹人,但是很好抓,半大孩子半天都能抓十来斤,你们会收那么多吗?”
“真的,刚开始小红虾多,确实很好抓,后边少了就不好抓了。”
“还有啊,我们也不是什么样的都要,有几个要求必须达到才行。”
“你说说,什么要求。”
“第一,这小红虾必须是活的,死了的不要。
第二,必须要刷洗干净,不干净的不要。
第三,个头小的不要。个头小的你们可以弄点淤泥养在家里,等下大了再拿来卖。”
叶三柱说完这三点顿了顿又说,
“要是有人拿死的来卖,那我们以后就不再收这一家人的小红虾。要是洗不干净也不收,超过三次拿来的都是脏的,那这一家的就也不收了。”
“好了,我说完了,今天就开始收,有兴趣的可以去抓了送到这里来。”
底下的村民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还都持观望态度,就怕自己下了那淤泥滩,摸上来小红虾了,费功夫洗干净了叶家人再不收。
人群外围的一对姐弟对视一眼,飞快地跑回家中,拿了一个大背篓就往河边淤泥滩跑去。
不管真收假收他们都要试试。
这姐弟二人年纪不大,姐姐春丫十岁,弟弟二狗子七岁。
姐弟二人的爹得病走了五六年了,为了给她爹治病爷爷奶奶和他们娘拼命干活,两年前冬天爷爷奶奶也走了。
只有一个母亲辛苦抚养他们姐弟二人,也因为长年辛劳身体格外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