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容娘的吃食铺子终于开张了。
寒风凛凛中,珠珠一手捂着小耳朵,一手拿着香,点着那长长的引线后掉头就跑。
鞭炮声噼里啪啦,热闹的很。
这吃食铺子不算大,除去齐容娘找人修出来的灶台灶房,外头只够放下八张桌子,十来条长凳。
这些桌凳是宁正实精心做出来的,十分结实,每一处的毛刺都被宁正实用刨子刮刀修的平滑,看着便觉得舒服。
劝学街上大多是一些与书有关的铺子,或是书肆,或是笔墨铺子。
像齐容娘这样的吃食铺子不是没有,但很少。
个别两三家小饭馆,生意也一直不温不火的。
齐容娘的“佳肴食铺”开张放鞭炮那会儿,那两三家小饭馆的掌柜听到动静出来看了一眼,见这新开张的“佳肴食铺”看着其貌不扬的样子,没什么装修,里头就简简单单的几张桌椅,隔出来的灶房用秀雅的棕色门帘充当遮挡,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大厨会待的馆子。
那几家小饭馆的掌柜客套的道了声恭喜发财,又懒洋洋的回去了。
齐容娘也不气馁,她只微微一笑,转身去了灶房。
拄着拐来帮忙的宁正实把崭新的桌椅擦的铮亮铮亮。
此时,灶上一口大锅正在熬着底汤。
底汤里放的猪大骨,是齐容娘天还未亮时去肉铺买的。
很便宜,才三文一根。当然,上面的肉剔的也很干净。
齐容娘买了五根。
猪大骨在冷水中浸泡了一个时辰,泡出血水,冷水下锅,加入拍扁的生姜,再撇去浮沫,炖煮一会儿,小心捞出,温水洗净。
这样,焯过水的猪骨便可以熬至骨汤了。
除去猪大骨,齐容娘还往大锅里丢了一把宁春生先前去林子里采的晾晒好的干蘑菇,一段泡发好的海带,一把黄豆,两根白萝卜。
再将其熬至奶白色,用细纱网滤出所有残渣,底汤便做好了。
这底汤熬好掀锅盖的时候,香味浓郁的,珠珠在一旁直咽口水。
至于这一会儿汤里要煮的麻食,则是简简单单揉好白面后,用筷子一搓,便有了一个带弯曲的小小面片,煮在汤里,十分入味。
“珠珠饿啦?”齐容娘温柔道,“一会儿阿娘先给我们珠珠煮一碗可好?”
珠珠红着脸摇了摇头,拍了拍还圆滚滚的小肚子:“阿娘,珠珠还饱着呢,再吃要积食啦。”
齐容娘温柔一笑:“那回头等你三个哥哥们下学的时候,你同他们一起吃也好。”
珠珠用力点着小脑袋。
齐容娘熬的底汤实在太香了,香味飘了出去,路过佳肴食铺的行人,在寒风凛冽中闻到这带着烟火气的浓郁香味,差点走不动道。
脚仿佛有了自己的意志,竟是迈不开腿了。
珠珠迈着小短腿冲出来,在食铺门口冲着那走不动道的行人甜甜一笑:“叔叔,今儿是我们佳肴食铺新开张,阿娘做饭可好吃啦!您要进来尝尝吗?”
珠珠今儿因着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