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着寒光的长方体躺在里面。
这次有了心理准备双手一起上才将将将其捧了出来,等放到捶打专用的铁砧上后不由得抹了把额角的汗,并道:
“我小时候去工地捡废钢头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大块的也不是没弄过,记得没这么沉啊!”
“这和你捡的那些当然不一样,你捡的是均制钢,而这是块给坦克当装甲用的特种钢;密度、硬度、韧性都大得多,所以你才觉着很重。
为了找到它我也费了不少工夫,说起来还是一块文物级的东西呢。”
“文物?什么文物?”
“1955年,苏联援华在瓦剌自治区九原市建造了国内第一条坦克生产线。
后来批下线的产品便是32辆59式中型坦克,这32辆使用的是掺入大比例镍、铬的74n合金钢;这是俄文叫法,英文的话则是74l型。
但当时国内的有色金属提炼能力很弱,没有稳定的镍、铬来源,而一辆59式又要消耗一吨的镍和半吨的铬,为了量产只能寻找代替品,最终的成果是以稀土替代两者而成的603型装甲钢。
然后最初使用镍铬合金的32辆便成了孤品,在淘汰后少数送进了博物馆和公园里当主题展品,大部分被回炉重造了,还有极少的几辆,当了实体靶让各种反坦克弹药打以测试威力。
其中有一辆给彻底打烂后,有人拿到了部分碎片,而我手里的这个就是炮塔正面的其中一块,也是质量最好的一个区域。”
“这么曲折的来源,肯定是那个京城的顽主给你找来的吧?”
“对。”
“我猜也是,这种东西只有他能接触的到;不过为啥非要这个74l?别的材料不行吗?”
“因为74l在韧性、硬度上的机械性能是我能找到的材料里最平均、最优秀的,预想中的战斗会很激烈,我可不想用着用着刀在半道儿断了;而现在虽然有更强的钢了,可我搞不到,不然我直接弄门大炮来轰死王奋好不好?
以此做刀,唯一的缺点就是同等体积下会重不少,影响出刀度,而这个便得靠我自己克服了,没别的办法。”
“明白了,那咱们开始?”
“嗯,把炉子点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