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事充满了理想主义者与腐朽制度决裂的悲壮感,足以让任何一个负责政审的干部都为之动容。
林天鱼看着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眼神里依旧藏着野心的中年男人,心里只是无声地笑了笑。
究竟是崇高的理想战胜了腐朽的忠诚,还是停滞的职业前景,让一个聪明人,在旧船即将沉没之前,果断地跳上了另一艘看起来更有前途的新船?
负责政审的干部们自然没有读心术。
他们能看到的,只是那份写得情真意切、足以当成反帝宣传范文的个人履历,以及眼前这位谈吐不凡、业务精熟的“前帝国精英”
。
但林天鱼有。
简单寒暄了几句,在那位典狱长热情洋溢地介绍着监狱内部安防系统有多么“固若金汤”
,以及他本人将如何“鞠躬尽瘁,为苏维埃的司法事业站好第一班岗”
的慷慨陈词之中,林天鱼那顶别人看不见的头盔,已经将对方大脑表层最真实的想法,给一字不差地“捞”
了出来。
以及【全知解构】也早悄无声息地将他从里到外扫了个遍。
并非一个理想主义者在黑暗中挣扎的悲壮,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职场精英,在遭遇了“35岁危机”
后,毅然决然跳槽的现实。
那场充满了荒诞色彩的“公爵受审”
案,在这位典狱长的心里,确实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
但那烙印并非“义愤”
,而是“恐惧”
与“绝望”
。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无辜英雄的陨落。
他看到的,是自己未来的天花板。
连战功赫赫的世袭公爵,都会因为政治斗争,被如此轻易地、用一种近乎于羞辱的方式给碾碎。
那他一个毫无根基的平民出身,靠着灵能天赋和苦熬资历才爬到「骑士」这个位置的“高级打工仔”
,又能有什么未来可言?
像典狱长这样的「骑士」,便是这座金字塔的“承重墙”
与“管理员”
。
帝国需要他们的专业技能来管理监狱、指挥小规模部队、维护地方治安。
帝国也慷慨地给予他们相应的地位、财富与荣誉,让他们过上远普通平民的优渥生活。
仅此而已。
“非升即走”
的“升”
,对于他们而言,只有一条窄得不能再窄的路——立下不世之功,被某位大贵族看中,通过联姻的方式,将自己的血脉融入那个坚不可摧的贵族圈层。
可这种机会,百年难遇。
所以,当林天鱼带着那股摧枯拉朽的力量,将帝国那座看起来坚不可摧的金字塔给一脚踹翻时,这位典狱长没有半分“忠君报国”
的悲壮,心里反而涌起了一股压抑不住的狂喜。
旧的牌桌被掀了,新的牌局开始了。
当然,他自然是有些黑料的。
在帝国那套只看出身与派系的晋升体系里,一个毫无背景的平民想往上爬,光靠专业能力是不够的。
在那位典狱长的浅层思维碎片里,林天鱼看到了几段不太光彩的“职场往事”
。
为了挤掉一个竞争对手,他曾默许手下伪造证据,将对方送进了某个环境恶劣的矿区;为了讨好某位贵族,他也曾对一些不该被提前释放的囚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这些事算不上什么滔天大罪,在帝国那烂到根子里的官僚体系里,甚至可以说是“常规操作”
。
而且那都是十几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当事人都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谁还会记得?
这位典狱长此刻心里想的,也正是这个。
林天鱼的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他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仿佛真的在认真听取着典狱长关于“自动化防御炮塔覆盖范围”
的专业讲解。
“典狱长同志,”
林天鱼开口了,声音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工作做得很细致。
看得出来,你是专业的。”
典狱长听到这句褒奖,腰板挺得更直了,脸上的笑容也愈真诚。
林天鱼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将目光投向了监狱内部。
这里的环境确实还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