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冥想了半个小时,林天鱼的头上又出现了一个灯泡。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思维误区。
自己从头到尾都在琢磨着怎么去“展”
科技,怎么去“研究”
蓝图,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科技树给点亮。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他现在手握着【等价交换】和【融合进化】这两大bug级能力,【幻想】就是他最好用的科研黑奴,他还需要老老实实地去攀什么见鬼的科技树吗?
常规的科研流程是先有理论,再有设计图,最后再吭哧吭哧地把实物给造出来。
这是一个充满了试错与迭代的漫长线性过程。
可他林天鱼不一样。
他可以直接跳过中间所有的繁琐步骤,用最野蛮、也最高效的方式,直奔最终的结果。
他把这个过程,在脑子里起了个听起来挺唬人的名字——“人力实践型遗传算法”
。
具体操作起来简单粗暴:
第一步,找到任何一个具备自己想要特性的东西。
不管它是个生物,是个道具,还是个不知名的机械零件。
比如,他需要一个能在真空环境下生存的探测器。
那他就可以先抓一只皮糙肉厚,能在极端环境下活蹦乱跳的异星虫子。
第二步,再找一个具备另一种特性的东西。
比如,他需要这个探测器能射信号。
那他就可以把那个刚升级完没多久的「星座深潜」头盔给拆了。
第三步,把这两个玩意儿往【融合进化】的“反应釜”
里一丢,看看能摇出个什么玩意儿来。
摇出来的结果,无非就三种。
第一种,完美融合。
虫子长出了天线,头盔学会了光合作用,皆大欢喜。
他直接用【全知解构】把这个完美的成品蓝图给扫进“形式之库”
,以后想造多少就造多少。
第二种,融合失败。
虫子和头盔生了剧烈的排异反应,变成了一滩毫无价值的、混合着几丁质外壳和电路板碎片的有机烂泥。
没关系,随手一【等价交换】,把这堆工业垃圾给还原成最纯粹的ev,成本回收,下一把继续。
第三种,也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部分成功。
比如,摇出来一个能在真空里活蹦乱跳,但脑门上顶着的那根天线信号时断时续的“残次品”
。
这时候“遗传算法”
的精髓就来了。
他不需要去研究这玩意儿信号为啥不好,他只需要把这个“残次品”
当成全新的“父本”
,记录下它的“形式蓝图”
,再找个信号好的玩意儿当“母本”
,把它们俩再丢进去融合一次!
如此反复迭代,不断地筛选出具备“优良性状”
的个体,再将它们相互“杂交”
,直到“进化”
出那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完美造物。
这整个过程,他不需要懂任何底层的物理学原理,不需要会写一行代码,甚至连最基础的电路图都不用看。
他要做的,只是像个最不负责任的上帝,不断地把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丢进名为【幻想】的黑箱里,然后筛选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就行。
【幻想】系统会帮他处理掉所有复杂的中间过程。
想通了这一层,林天鱼感觉自己眼前那片充满了迷雾的科技壁垒,瞬间就豁然开朗了。
造个屁的火箭!
研究个锤子的引擎!
他现在要做的,是去抓壮丁!
抓那些皮糙肉厚的、耐辐射的、能在真空里活蹦乱跳的异象实体和倒霉虫子,然后把它们和自己那堆高科技电子垃圾,一起丢进【融合进化】的绞肉机里。
简单地把自己那天才般的想法告知了江心月,还很贴心地附上了一份充满了“迭代”
、“优化”
、“性状筛选”
等专业术语的ppt。
林天鱼本以为会收到自家女友一连串“哇,你好厉害”
的星星眼表情包,结果等了半天,好友面板上只弹出了一个孤零零的巨大问号。
“?”
林天鱼愣了一下,以为是自己ppt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