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很清楚,在这个信息早已爆炸的时代,“禁止”
二字,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越是禁,便越是会引来那些充满了逆反心理的“好事之徒”
的窥探与挖掘。
于是,他们选择了一种更加高明,也更加“阳谋”
的手段——
污染信息池。
在那款经过“平衡”
的《边缘世界》售之后的短短半年之内,北美,乃至整个西方的游戏市场之上,便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至少十数款玩法、题材、乃至美术风格都与其高度相似的“竞品”
。
这些“竞品”
并非粗制滥造的抄袭之作。
恰恰相反,它们中的每一款,都由最顶级的游戏工作室倾力打造,其制作之精良,宣传之浩大,足以让任何一个独立游戏开者都为之绝望。
它们就像是一群被精心武装、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以一种近乎于“围剿”
的姿态,将那个本应成为“传奇”
的独立游戏,给死死地按死在了“小众佳作”
的标签之下。
它们之中的每一款,都巧妙地、精准地窃取了“远域前哨”
副本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核心元素,再将其与大量虚假的、充满了误导性的信息进行杂糅,最终,炮制出了一场充满了迷惑性的“信息盛宴”
。
一款名为《星际拓荒者》的游戏,完美地复刻了副本中的“虫灾”
与“机械集群”
事件,却将整个故事的舞台,搬到了一颗与“远域前哨”
地貌截然不同的、充满了硫磺与红色沙漠的星球之上。
另一款名为《宇宙漂流瓶》的作品,则将“低温休眠舱坠毁”
的开局做到了极致,却将后续的玩法,彻底导向了一场充满了热带风情的海岛求生,与“殖民地建造”
的核心玩法背道而驰。
更有甚者,一款名为《最终堡垒》的塔防游戏,甚至将“远域前哨”
中所有势力的建筑风格与科技树都进行了近乎于一比一的还原,却将整个游戏的背景,设定在了一个与“ri91or1d”
八竿子打不着的、充满了兽人与魔法的奇幻世界。
这场由资本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信息污染”
战役,其结果,是毁灭性的。
它成功地,将那份本应清晰无比的“真实”
,给稀释、溶解在了一片由无数“相似”
与“虚假”
所构成的、混沌的汪洋大海之中。
时至今日,在那些公开的、普通凡者所能接触到的论坛与情报网站之上,“《边缘世界》的灵感来源”
,早已成了一桩众说纷纭的悬案。
有人信誓旦旦地说,那游戏的蓝本其实是位于南美雨林深处的某个“失落玛雅”
副本;也有人引经据典地论证,那游戏的核心玩法,其实是脱胎于苏盟境内某个代号“西伯利亚劳改营”
的废土生存副本。
而“远域前哨”
,早已淹没在了这无数的烟幕弹之中,成了众多“可能性”
里,最不起眼,也最缺乏“证据”
支持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