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好航线,将驾驶权彻底移交给了那早已恢复正常的“次级伪人格核心”
之后,两人终于有了一段可以用来喘息与探索的、安稳的巡航时间。
林天鱼的研究对象,自然是这艘刚刚才被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的钢铁巨兽本身——“远行星号”
。
这艘飞船的价值,远非“代步工具”
四个字所能概括。
它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段代码,都凝聚着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却又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惊人突破的文明智慧。
这本身,就是一座移动的、充满了未知与惊喜的宝库。
动力源,是那台被标注为“约翰逊-田中驱动器”
的引擎。
它的原理介绍看似简单,仅仅是一句“将多余动量转化为动量粒子”
,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科技含量,却足以让现实世界最顶尖的航天工程师都为之疯狂。
无工质推进,这意味着它不再需要携带与自身质量相匹配的海量推进剂。
这并非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一场足以颠覆整个航天工业底层逻辑的范式革命。
一旦这项技术能够被成功逆向,并与现实世界的物理常数相兼容,那人类文明探索星辰大海的脚步,将不再被那沉重而又昂贵的燃料所拖累。
光是这一项技术,如果能被完整地带出去,并上交给国家,其价值就足以让林天鱼的个人账户里多出一长串足以让任何人眼红的数字。
然而,与那近乎于“黑科技”
的无工质引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艘飞船的能源核心:一个构造简单到近乎于“简陋”
的、小型化的铀反应堆。
这并非核聚变,甚至连技术相对成熟的行波堆都不是,而是一个最经典、最原始的轻水反应堆。
其核心原理,与林天余前世那些坐落在海滨的、庞大而又笨重的核电站,并无本质区别。
只不过,这个宇宙的人类,显然掌握了更加高效的能量转化与小型化技术,才能将这套复杂的系统,塞进一艘长度不足百米的小型勘探飞船之中。
“奇怪的科技树。”
江心月也现了这个充满了违和感的细节,那双眼眸之中,写满了属于学者的困惑。
一个连无工质推进技术都已点亮的文明,其能源科技,怎么会还停留在如此原始的阶段?
这感觉,就像是在一艘搭载了曲引擎的星际飞船里,现它的驾驶舱里,竟然还摆着一台需要手动摇杆才能动的柴油电机。
这种充满了矛盾与割裂感的科技树,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某种他们尚未知晓的、足以解释这一切的深层原因。
林天鱼同样感到困惑,但他很快便将这份困惑,与【溯源解析】中得到的另一条关键信息,联系在了一起。
「勘探理事会」。
这艘船的归属,并非某个强大的军事帝国,也不是某个富可敌国的商业巨头,而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
与“非盈利”
气息的组织。
于是,一个大胆而又合理的推论,在他的脑海中迅成型。
“有没有可能……”
林天鱼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身旁的江心月瞬间跟上他的思路,“这艘船,本身就是一件‘缝合怪’?”
他顿了顿,为自己的这个猜测,补上了更详尽的论据。
“这个‘勘探理事会’,听起来就不像是个有能力独立研一整套星舰科技的组织。
它的定位,更像是一个专注于‘探索’与‘研究’的学术机构。
那么,这艘船的各个部件,很有可能,并非由他们自己生产,而是从不同的失落文明遗迹中‘捡’来的。”
他指了指那台看起来就无比先进的无工质引擎。
“比如这台驱动器,或许是某个早已灭亡的、科技树点得异常‘专精’的古代文明的遗产。
而那台看起来就无比落后的核反应堆,则可能是另一个文明的造物,甚至……是这个时代的人类,以自己现有的技术,所能造出的、最稳定可靠的能源模块。”
江心月闻言,那双明亮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了然。
“所以,这个‘勘探理事会’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技术高的‘拾荒者’兼‘攒机大师’?”
她用一个无比贴切的比喻,总结了林天鱼的推论,“他们从不同的文明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