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复的失败之后,老师将目光,投向了那张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魔网本身。
他现了一个恐怖的事实。
一个足以颠覆整个大陆魔法理论根基的、被所有施法者都下意识忽略了的“常识”
。
——法术的最后一步,必然是由魔网实现的。
这里的“实现”
,指的并不仅仅是“元素能量来自于魔网”
这么简单。
而是指,当施法者用精神力,将相应的元素,按照特定的“法术模型”
构建起来之后,魔法,就会动。
这是常识,是刻在每一个法师骨子里的、如同“水往低处流,火往高处烧”
一般、绝不容许被否认的常识。
可是……那些特定的能量回路模型,和最终显现出的具体法术效果,又有什么必然的、底层的逻辑关系呢?
——这固然是有的。
无数代的法师,都在致力于研究、优化各种法术的架构,让它们变得更稳定、更高效、更强大。
甚至还由此衍生出了“符文构筑学”
、“塑能几何学”
等等复杂的学科。
但这些,都只是在“应用层面”
的修修补补。
他的老师所追问的,是那个最根本的、最源头的问题。
“为什么,能量按照那个样子排列,就能让法术维持住,并产生对应的效果?”
法术的效果,并不是元素本身的内禀属性。
一团火元素,它本身只是“热”
和“光”
,但当它被构筑成“火球术”
的模型时,它就会稳定、会飞行、会爆炸。
这中间,到底是什么,赋予了它这些额外的特性?
他的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曾这样问过年幼的狄奥多里克。
“孩子,你知道蚂蚁吗?”
“怎么了,师傅?”
那时的狄奥多里克,还不能完全理解老师话语中那深邃的含义。
“你说,如果有一天,一只小小的蚂蚁,无意中现,只要它把脚下的土堆,堆成一个‘y’字形,天上,就一定会下雨。
那么,这群蚂蚁,会怎么想?”
老师的眼神,悠远而又悲哀。
“它们会认为,是它们‘创造’了雨。
它们会把这种‘堆土’的行为,视为一种神圣的、可以呼风唤雨的仪式。
它们会展出一整套关于如何堆土、如何选择土壤、如何摆放角度的、复杂的‘堆土学’。
它们会认为,自己掌握了‘降雨’的真理。
“但它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或许……只是在遥远的天空之上,有一个看不见的神明,觉得这种行为很有趣。
于是,祂定下了一条规则:‘只要有蚂蚁把土堆成y形,我就降下一场雨,逗逗它们’。
“孩子,你现在明白了吗?”
“不是很明白,老师。”
年幼的狄奥多里克皱着眉头,努力地思考着这个比喻,“但是,如果那位看不见的神明,能一直保持这条法则,那么对于蚂蚁们来说,‘呼雨术’就是真实存在的啊。
它们确实可以通过堆土来求雨,这能帮助它们获得水源,这,为何又要悲哀呢?”
老师听到他这个回答,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那张因病痛而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而又复杂的笑容。
“你说得对,孩子。
你比我想象的,要看得更通透。”
他轻轻地咳嗽了两声,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许。
“是的,只要那位‘神明’的规则永不改变,那么对于蚂蚁来说,‘呼雨术’就是真理。
它们依赖这个真理而活,甚至能展出相应的文明。
这本身,并不可悲。”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沉重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寒意。
“但,可悲的是什么呢?
“可悲的是,蚂蚁们所有的繁荣,所有的文明,所有的力量,都建立在一个它们自己无法掌控的、虚无缥缈的‘前提’之上。
“它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堆土’这个行为上精益求精,它们研究如何堆得更快,堆得更标准,堆得更省力。
它们会为了争夺最好的‘堆土材料’而互相厮杀,会因为谁的‘
